数说这五年丨绿水青山绘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经济区“十四五”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式提升
发布日期:2025-10-30 21:1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初秋时节,双龙生态公园碧波荡漾、白鹭翩跹,市民漫步其间,怡然自得。
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是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十四五”期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生动体现。
五年来,经济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决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推动生态环境实现从局部改善到系统提升的跨越,为区域发展筑牢绿色根基。

蓝天常驻:优良天数比率达99.7%
“十四五”期间,经济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系统化治理和精准化管控,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提升。
五年来,经济区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污染防治体系,通过加强污染天气预测预警、深化扬尘监管、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

在源头管控方面,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限放政策,深化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治理,科学划定秸秆禁烧和露天烧烤禁止区域,完善环境污染应急管控机制;在执法监管方面,多部门联合开展巡查检查,有效控制了面源污染。针对工业污染治理,经济区重点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常态化开展污染源清单管理,建立精准巡查机制,确保涉气企业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同时,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环保宣传,形成了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截至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7%,比2020年提升1.4个百分点,超额完成规划目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17微克/立方米,稳定优于市级考核要求,臭氧(O₃)污染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推窗见蓝、出门透气”的日子成市民的生活常态。
碧水长清:地表水水质100%达标
近五年来,经济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区域内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这份清澈的背后,是细致入微的治理,五年来,经济区总计完成了130个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溯源与建档;取缔和搬迁8个位于二级保护区内的环境隐患点位,为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提供有力支撑;深入推行河长制,各级河长巡河超过10000次,发现并整改问题百余个,构建了覆盖全域、责任明晰的水环境保护网,同时推进“四乱”整治,形成规范管理,加强河湖“清漂”,做好日常管护,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水生态保护屏障。

为补齐工业污水处理短板,经济区规划新建龙洞堡、马寨东2座工业污水处理厂,改建大坡污水处理厂,并新建配套污水管网17.99公里,构建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工业污水处理体系。龙洞堡工业污水处理厂作为当前重点推进项目,总规模3500立方米/日,总投资2.2亿元,采用“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模式实施,计划于2026年9月建成投运,届时将为龙洞堡工业园区提供坚实的污水处理保障。
从水源地到河道,从排污到整治,一套覆盖全域、责任到人的水环境治理体系高效运转,守护好了经济区的每一泓清泉。

净土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底线
为了守护脚下沃土与青山,经济区构建起坚实的土壤与固废防治体系。
通过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定期做好隐患排查,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等举措,经济区重点建设用地实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100%,连续五年未发生因土壤污染导致的农产品安全事件。在固废污染防治方面,经济区通过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监管,对235家企业的危险废物进行规范化监管,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
林业生态方面,“十四五”期间,经济区通过义务植树、森林抚育、国土绿化、机场周边绿化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造林补助资金,累计完成营林造林面积10600亩,种植苗木超33万株,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确保青山常绿。

乡村焕新:人居环境与生态福祉双提升
生态建设的成果,最终要惠及于民。“十四五”期间,经济区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大地村就是一个典范。
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经济区在大地村新建管网37.45公里,新建2座不锈钢水箱、2座一体化加压装置,让大地村7个村民组全部接入市政供水,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同时,建成5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铺设管网约23.75公里,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4.5%,其他农户采取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管控,生活污水管控率100%,让乡村在保留诗意田园的同时,也迎来了现代文明。

严守底线:环境准入与督察整改并重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十四五”期间,经济区严守环境准入底线,对不符合负面清单的建设项目坚决“一票否决”,期间否决了制药、化工、涂料等多个拟入驻项目,并对现有负面清单内的项目进行摸底排查,按规定逐步取缔现有负面清单内的项目,“十四五”期间共取缔和搬迁企业8家。

同时,不折不扣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2021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经济区完成16件信访件和6个反馈问题整改;2023年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完成6件信访件和11个问题整改;2024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经济区共收到29件信访件和9个反馈问题,目前信访件已全部完成整改,反馈问题方面,经济区责任单位正按照整改时限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整改。

为全面掌握龙里托管区生态环境状况,推动产业绿色转型,2023年,经济区生态环境局对龙里托管区开展系统性风险隐患排查,对龙里托管区域尤其是千家卡工业园区340家工业企业开展全覆盖入户排查,此次专项行动不仅集中解决了一批龙里托管区生态环保历史遗留问题,扫除了监管盲区,更建立了“排查-整改-提升”长效机制,推动了企业主动优化生产工艺,实现了环境监管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