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贵阳市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普及急救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急救技能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9-01 10:14:5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5〕40号 类别:A
人大代表:赵立新 届次: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标题:关于普及急救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急救技能的建议 编号:118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关于普及急救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急救技能的建议

贵阳市医疗急救条例对医疗急救的定义为:指由专门的医疗机构或者具有一定急救能力的社会组织、人员对突发急、危、重症患者(以下统称患者)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医疗急救包括院前医疗急救、院内医疗急救和社会急救。其中,院前医疗急救,是指由急救中心和医疗机构按照统一的指挥调度指令,于患者被送达医疗机构之前,在现场和运送途中对其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社会急救,是指由具有一定急救能力的社会组织或者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的现场或者在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的途中,采用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基础操作,对患者施行的紧急救治活动。意外伤害发生时,最有效的救治时间只有4-6分钟,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黄金时间”。但是,从拨打120,到急救车及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往往会超过“黄金救命时间”,因此,作为第一目击人的公众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实施社会急救尤为重要。传播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势在必行。

一、存在问题

据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有40%的冠心病病人死于发病后大多是由于不能得到及时的抢救,而并非是病情开始即已发展到不可挽回的致命程度。在专业医生到来之前,只要掌握一定专业急救知识与技能,居民是有能力进行自救和互救的。但是,目前主要是由于居民急救知识知晓率低,对现场急救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数居民以为“抢救”是120的事,是医院、医生等专业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参与积极性不高。其次多数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对救护培训意义普遍认识不足。最后因没有设立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制约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的普及开展。

二、具体建议

1、将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政府、社会、民众的长期支持与参与,建议政府在官方各类平台,大力宣传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提高民众的认知度。

2、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活动。一是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培训模式。政府加大对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工作经费投入,院前急救机构增加院前急救培训器材、激励物品,印刷最新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宣传资料,开展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活动,切实提高全民院前急救知识水平,为急危重症患者提升生命品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加大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力度,提高急救知识公众知晓率。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重大纪念日宣传院前急救相关知识与技能,树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救护理念。充分利用微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急救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切实将院前急救知识与普及工作落到实处。

3、各级财政要将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工作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这项工作能常规化开展。

办理答复:

赵立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普及急救科普知识提升全民急救技能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急救工作的关心。收到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建议列为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副主任领衔督办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提升工作。在制度建设上,依据《贵阳市医疗急救条例》,进一步明确市直各部门在急救知识宣传培训中的职责,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总体工作格局。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市急救中心、红十字会等组织,常态化开展急救知识理论授课、现场实操,向公众传授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

一、关于“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工作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议的办理情况

自2023年将投放智慧卫生急救站(AED)纳入贵阳贵安民生实事项目后,截至2025年8月,贵阳市统计在册的AED设备共计333台,且每年组织至少两次自动除颤仪(AED)实操培训,并按照每个安装点位配备两名相关人员的标准,组织人员进行红十字救护员考核发证培训。同时,我市卫健等有关部门利用网站、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急救知识科普专栏,定期发布图文、视频等多样化科普内容;积极帮助指导全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制作急救知识宣传小视频,在各医院大屏滚动播放,提升公众认知度与重视程度。

二、关于“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活动”建议的办理情况

为进一步规范培训模式,确保培训质量,市卫生健康局积极联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深入校园、社区、工厂等开展急救培训。在“120急救宣传日”等重要纪念日,组织集中宣传活动。同时,为进一步加大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力度,市直有关部门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急救知识问答、科普直播等活动,激发公众学习兴趣,扩大宣传覆盖面。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急救知识普及长效机制,督促市直各部门强化联动,加强与社会组织交流协作,构建全民参与的急救知识普及体系。同时,加强急救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培训水平,力争在短时期内显著提升公众急救知识知晓率与技能覆盖率,让急救知识深入人心,为保障市民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2025年8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培;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在人群密集场所建智慧卫生急救(AED)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规范有序发展三桥后坝改茶路农民工自发劳务市场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