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6-04 15:31:0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5〕5号 | 类别:A |
人大代表:张钊 | 届次: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支持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 | 编号:16 |
主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 |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
摘要内容: 关于支持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 目前,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产业在制造业、应用场景等产业生态方面已具备发展条件。在产业链条上,集聚了中航重机、航发黎阳、航天十院、振华集团等低空制造相关企业32家、低空场景运用运营企业16家,在修文县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园,已建成宽30米、长800米的试飞跑道,基本具备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地面装备、整机的全链条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涵盖研发设计、检测检修的产业生态。在低空经济人才培育上,集聚了大学城、清镇职教城等本科院校17所、高职院校22所、职业院校39所,以及翎航拓达、能飞无人两家无人机飞物培训机构,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完善低空公共服务体系上,部分企业已在低空旅游、低空物流、低空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启探索,贵州小飞通航、云尚体育已开展低空旅游,顺丰快递今年6月开通全国首条贵阳-成都的“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天地通科技、点云科技等已在农林植保、地理测绘、应急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运用。 建议: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等省相关部门在贵安贵安发展低空经济方面给予支持。将贵阳贵安打造成为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制造及试飞检测中心、全省低空经济人才培训基地。以贵阳为主基地,六盘水、黔南为副基地,科学配置直升机及起降点,将符合条件的操场、广场纳入应急体系,以保障油料、取水等补给,在全省建立“一主两副”低空应急服务体系,实现“平急两用”。 |
|
办理答复: 省发展改革委: 张钊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贵阳贵安发展低空经济的建议》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当前,贵阳贵安积极响应国家、省有关低空经济系列安排部署,着力加强构建顶层设计、明确产业发展规划、做实做大项目支撑,努力争创试点勇做示范,全力做足全省低空经济发展的省会支撑。目前,已拥有较为厚实的低空装备制造产业基础,并形成初具规模的低空场景应用,呈现出“产业发展、场景应用”两大牵引同步发力的良好局面。 一、贵阳贵安低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构建一套顶层设计。一是建立贵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由市长为召集人,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召集人,市直相关部门、国有企业、各区(市、县、开发区)“一把手”为成员的联席会议机制,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综合统筹协调、低空产业培育发展、低空产业招商、低空算力赋能、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以实体化、专班化全力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编制贵阳贵安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发展支撑,提出打造“一核三心一高地”+多点支撑的贵阳贵安低空经济发展格局(打造以贵阳高新区·修文县为核心的低空研发制造产业集聚区,构建以贵阳经开区、乌当区为依托的低空关键配套产业中心,铸造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为载体的低空飞行综合服务保障中心,建设以贵安新区为主题的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并因地制宜拓展以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等为支撑的低空场景应用支撑)。三是研制贵阳贵安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紧扣一个主定位(“中国低空数创之城”),突出两大牵引(“低空产业能级跃升、应用场景创新”),拟定三大量化目标(“经济产值规模达到300亿元、引育10家以上低空制造头部企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时长突破60万小时”),塑造四大支撑(“高新·修文低空研发制造产业集聚区,贵阳经开区、乌当区低空关键配套产业中心,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低空飞行综合服务保障中心,贵安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实施五大行动(“低空产业提能、场景应用拓展、低空基建成网、数智算力赋能、改革管理攻坚”),提出六方面35条主要任务措施。 (二)铸造一批基金“金字招牌”。贵阳贵安全力推动宏泰低空经济基金和筑昇先进制造业基金两支基金的设立。截至目前,已向省政府提交了专报,省产发公司已初步同意参与基金组建。 (三)筹建一个调度平台。按照省市关于低空智联网联中心(飞行服务管理中心)建设的部署安排,我市积极协同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民航集团推进低空智联网联中心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推动中心顺利在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落地,着力打造一个集低空空域管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经济推动、技术创新示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低空飞行服务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初步完成项目方案编制,正按程序报请贵委征求意见、开展立项工作。 (四)建立一家低空经济运营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已组建市属大二型国有企业低空运营实体——“贵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以应用场景为切入点,探索开发“低空+”业务模式,积极推进低空场景拓展,并与行业翘楚大漠大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天河潭等重点景区举办了数场无人机飞行表演;聚焦低空整机、发动机及重要零部件研发及制造,加快与头部企业零动力等项目落地建设;紧扣低空经济核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低空飞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建设。 (五)打造一个产业核心集聚区。以平台支撑、产业集聚为导向,围绕整机总装、制造配套、检验试飞、低空运营等产业功能,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低空经济产业核心集聚区,加快打造省级低空飞行器研制基地和省级试验试飞基地。截至目前,集聚区内贵阳低空飞行服务基地已完成建设(该基地占地约133亩,建设内容包括600×20米跑道、停机坪、机棚、研学棚、无人机实操场等),并于2025年4月28日正式启用,已累计接待飞行体验人员约400人。银鹰通航无人机组装生产线拟于2025年5月底投入使用,银鹰展示培训中心(建筑面积约15200平方米,包含飞行器展示、培训〔包含直升机、固定翼、无人机〕、无人机组装车间、酒店)已开展培训学员招生。恒聚领航科技实施的航空叶片智能制造项目已于3月初入库投产。 (六)创新推出一项低空保险产品。聚焦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重点领域保险需求,制定贵阳贵安“空综保”保险产品方案,由在筑的中国人保财险等头部保险分支机构,以共保主体方式创新推出“空综保”(保障责任范围涵盖企业财产险、运营中断险、无人机机身险、飞行器第三者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组织者责任保险、网络安全责任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八个方面),打破原有承保局限性,成为西部地区率先推出、覆盖全面的低空领域保险产品。 (七)谋划低空项目储备。参照省级三张清单做法,经谋划梳理储备,形成贵阳贵安低空经济三张清单,共涉及项目121个,目前在建项目已达25个。分别是围绕做大低空整机、做强航空发动机、塑造航空动力电池、提升核心零部件、发展低空安全、支持地面配套设备设施开发等产业领域,谋划提出全市低空装备制造业项目清单,涉及项目57个;围绕“低空基础设施网”“低空智联网”“低空航路航线网”“低空飞行服务综合保障中心”“三网一中心”等,谋划提出全市低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项目清单,涉及项目44个;围绕低空智慧物流、文体旅消费、应急救援、行业监测等重点领域,谋划提出全市低空经济创新应用场景清单,涉及项目20个。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出台相关政策。现起草了《贵阳贵安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贵阳贵安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已报请省有关部门征求意见。下步将紧跟国家和省的安排部署,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及时优化完善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推动相关政策文件尽快出台。 (二)加快低空智联网联中心建设。强化与中国电信合作,加强与贵委、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民航产业集团协同联动,加快全省低空智联网联中心落地建设,形成服务黔中城市群、辐射全省通用航空及无人机运营的基础保障平台。 (三)协调推进空域管理改革。为明确空中交通管理责任部门,顺畅开展空域划设、航线划设等相关工作,解决“谁来管、怎么管”等问题,积极对接省级有关部门,争取以贵阳贵安为试点推进全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构建军方、民航、地方政府的协调机制,确保构筑起各类飞行器能够飞得起、看得见、稳得住的保护屏障。 (四)加快落地低空产业发展基金。两支基金出资相关央企、国企和市县均已达成合作共识,基金设立请示及资金方案已按程序报请省政府。下步,将加大协调力度尽快明确相关主体以参股子基金方式加快基金的设立落地,共同打造低空产业发展基金“金招牌”。 (五)加大推动申报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城市。贵阳贵安正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为申报第二批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做好准备。将持续加强与省级协调对接、争取支持,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如飞行服务站、通用机场等建设方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在低空装备制造、应用场景运营等方面助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 (六)积极申报国家G类空域划设。为获取更多低空适飞空域,将持续加大争取省级支持推进贵阳贵安开展目标空域电子监视补盲建设,同时在规划全省电子监视设施建设方面给于贵阳贵安更多倾斜,协调争取国家对贵阳贵安G类空域划设给予更多支持。 (七)加快打造一批典型应用示范场景。聚焦市场潜力好、流量转化率高、商业闭环性强的重点行业领域,探索打造一批如无人机飞行表演、低空文旅观光等效益好、示范性强的典型应用场景。聚焦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和社会公共服务急需,加力推进“低空+”高层消防、警务执法、行业巡检等重点领域场景应用拓展。 2025年5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