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6-04 16:18:2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5〕17号 类别:A
人大代表:蒙立胜 届次: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标题:关于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编号:356
主办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摘要内容:

                                         关于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强调:“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省十三届五次全会也提出了“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要求。

      我省是非物质文化大省,根据公布的数据,贵州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1项(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22人,市(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00余人,县(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800余人。其中,贞丰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2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8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2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9人,州级非遗传承人76人,县级非遗传承人约92人,非遗文化底蕴和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我省的一件大事、要事。推动非遗文化大发展,就要推动非遗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融合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少了哪一面都不行。单讲社会效益,排斥经济效益,就会使文化缺乏发展的动力。只讲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就会使文化发展偏离方向。注重社会效益,文化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名正言顺。有了经济效益,文化彰显社会效益才能天长地久。只有将两者融为一体,互为表里,使其相得益彰,才会是文化传承的自觉有序,文化发展的繁荣兴盛。目前,全省非遗文化的社会效益通过展示、展演等方式已初见成效,但经济效益成效不显,因此建议在全省推动建立非遗经纪人机制,推动全省非遗文化经济效益提升。

     建立非遗经纪人机制一是有利于非遗文化转化为非遗经济。目前我省非遗名录中的非遗文化大部分都有1名以上的传承人,这些非遗传承人虽然技艺精湛,但大部分都是只是钻研技艺的手艺人,对于市场没有概念,如何将非遗文化转化为非遗经济没有思路和办法,这就需要一个连接市场与非遗传承人之间的纽带,非遗经纪人就是这个纽带。非遗经纪人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非遗传承人中较有市场意识的人员。他们可利用自身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统筹一地的非遗产品,根据市场的需求,向非遗传承人下达产品订单,再统一进行销售,从而实现非遗文化转变为非遗经济。例如:我们贞丰县就有这样一名非遗经纪人,他现在是我们黔西南州贞丰县小屯乡古法造纸州级传承人,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世阳。大学毕业后他打过工、经过商,最后怀着对传统技艺和非遗文化的热爱,他投身非遗文创产品推广,在贞丰古城创办了“青于蓝”刺绣工坊和贞丰非遗古法造纸工坊,利用自己经商的渠道,成功打开了非遗皮纸的外销渠道,目前贞丰皮纸已销往广东、浙江等地。他还与多名志同道合的青年手艺人一起,在贞丰古城创建了“贞好看”青年电商直播基地,免费提供给各类非遗传承人及直播爱好者,进行陶艺、扎染、蜡染、刺绣非遗技艺传播和产品销售展示,带动了这些非遗产品的销售,促进了贞丰非遗经济的发展。二是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遗经纪人能有效地连接市场与非遗产品,促进非遗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非遗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会促进非遗传承人以非遗文化作为事业进行生产,同时非遗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效带动周边群众从事该产业,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的需求,也会带动非遗传承人加强对非遗技艺和工序进行深度研究,结合现代化的技术,不断推动传统技艺的改革和创新,促进非遗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比如:随着非遗产品的销售渠道打开,有效推动了贞丰县的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前面提到的杨凡,通过其非遗工坊直接带动35人从事非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订单的方式间接带动15名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产品的生产,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对于建立非遗经纪人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是遴选机制。建议由省级主管部门进行牵头,制定全省建立非遗经纪人的机制,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初步制定非遗经纪人的相关职能职责。再由各县行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县发展和非遗文化实际,以喜爱文化、诚信经营、市场意识好等方面为标准,对适合人选(适合人选可以是本县或对文化喜爱的外县甚至外省人员)进行遴选,选出合格的初步人员。同时,省级和市(州)级也可结合实际进行遴选,便于对全省和各市(州)非遗经纪人进行统筹。

     二是聘任机制。对由行业主管部门遴选出来的合格人选,由各级政府专题进行讨论,明确1-2名人员,作为本级非遗经纪人人选,由各级政府对其进行聘任,聘任期可为一年一聘任,也可一次性聘任3~5年,由各级政府结合实际需求自行进行明确。

    三是考核机制。各级非遗经纪人聘任后,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和省级制定的非遗经纪人的职责,与聘任非遗经纪人协商后,确定年度目标(或任期目标),并根据目标对非遗经纪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非遗经纪人聘任的重要依据。品的销售渠道打开,有效推动了贞丰县的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前面提到的杨凡,通过其非遗工坊直接带动35人从事非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订单的方式间接带动15名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产品的生产,有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是奖惩机制。对于推动文化发展较好,完成目标较好的非遗经纪人,可从精神和荣誉方面对其进行奖励,鼓励其再接再厉,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对于只占位不谋事,完成目标较差的非遗经纪人,可采取提前解聘等方式进行惩戒,对于违反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惩罚。

总体来说,政府对于非遗经纪人主要是遴选、聘任、目标考核和奖惩四个方面进行干预,对非遗经纪人具体的经营不进行干涉,以市场经济自主调节来推动非遗文化转变为非遗经济,以非遗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全面推动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


办理答复:

省文化和旅游厅:

蒙立胜代表提出的《关于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贵阳市在非遗发展新途径方面探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指导非遗优质企业加强对外合作

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鼓励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设黔粹行广州设计研发中心,主要承担黔粹行包袋类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设计中心以贵州苗绣、土布、蜡染等民族工艺为核心,结合现代皮革工艺,设计生产系列民族与时尚结合的特色产品。其中马尾绣与牛皮结合的马尾绣系列电脑包、钱包等曾作为国礼赠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同时,该局还帮助指导该公司积极与故宫文创、香港“裕华国货”等知名品牌展开合作,联名开发和销售贵州非遗产品,并在“裕华国货”开设“快闪店”,把贵州刺绣、蜡染等非遗产品和文化带到香港,深受香港市民及国际游客喜爱,多位名人明星光临现场选购,香港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二、依托国际知名品牌,打造非遗时尚产品

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世林先生与卡西欧开发联名表款,以枫香染传统图腾元素为核心视觉语言,融合贵州山地城市的地貌线条与G-SHOCK标志性的防震结构,在设计中呈现刚柔并济的独特美感。表带图案仿若枫香染布匹上的肌理,表盘细节则以隐藏布依族图形符号的巧思解构,承载着对土地的敬意与对文化的致敬。同时,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鼓励罗世林先生大力发展非遗旅游体验空间,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有效带动周边闲置劳动力灵活就业。

三、助力文创产品开发及品牌打造

市文化和旅游局全力支持并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企业做好文创产品研发,形成品牌效应。在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暨2024中国旅游商品大赛活动中,该局推荐参赛的84件产品有33件入围2024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最终斩获3金3银1铜(贵州省斩获8金5银10铜);组织68家企业参加2024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我市参赛商品数量及获奖最多,在75个奖项中,斩获金奖2个,银奖5个,铜奖5个,优秀奖9个,占总奖数28%。

四、搭建平台促进创新合作

通过搭建瑞银鸟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平台,助推瑞银鸟成为故宫文创银制产品和朱砂产品合作伙伴,并为故宫文创设计、生产、供应及销售银制文创和朱砂文创,目前瑞银鸟已成为故宫银器的唯一供应商。2024年瑞银鸟与钓鱼台文创签订银制文创合作协议,并已落地多项银制文创产品合作事宜。

五、以非遗工坊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贵阳市目前已认定非遗工坊32个。其中瑞银鸟非遗工坊主要依托国家级非遗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水族马尾绣技艺,2023年4月获批“贵州省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现瑞银鸟非遗工坊共推出583款非遗产品,2020—2024年累计营业收入4691.23万元,累计带动就业约3000余人。

蒙立胜代表提出的非遗经纪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商业化之间的桥梁型角色,负责整合资源、策划推广,帮助传承人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需求的衔接。若上级部门制定出台了相关建立非遗经纪人机制的政策文件,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文件精神。

2025年5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海荣;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支持乌当区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把贵州打造成全国山地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