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激发综保区“桥头堡”作用提升贵阳贵安对外开放水平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4-12-05 09:50:5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4〕55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 | 届次: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充分激发综保区“桥头堡”作用提升贵阳贵安对外开放水平的提案 | 编号:11054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会办单位: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贵阳贵安以“四区一高地”为发展目标。2023年12月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路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东南亚市场为主攻目标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开放窗口的贵阳综保区、贵安综保区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发展绩效评估全国排名分别从第129位、第132位跃升至第72位、104位,贵阳、贵安两综保区进出口总值合计279.24亿元,与同年全国153个综保区进出口平均值429亿元还有较大差距。 具体建议 (一)营造认知氛围。一是体制内认知。在综保区内开设干部主体教育学习基地,确保参培干部充分认知综保区的“桥头堡”优势、特点及其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体制外认知。借助贵商易APP、企业家论坛等平台,让企业和公众深度认知综保区的功能定位,在保税、免税、退税以及免配额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和发展前景。此外,鼓励综保区与高校、科研机构签订人才委培协议,并在区内建立产学研、企业孵化基地。 |
|
办理答复: 农工党贵阳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充分激发综保区“桥头堡”作用提升贵阳贵安对外开放水平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市扩大对外开放工作的关心。收到提案后,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列为市政协副主席田社鸿领衔督办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营造认知氛围”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体制内认知。针对党政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外贸知识缺乏等问题,持续实施外贸人才“蒲公英”培训计划。目前已与贵阳市委党校、贵阳社会主义学院就建立“开放型经济现场教学点”达成合作,并申请将贵阳综保区列为省委党校“开放型经济现场教学点”。每年组织党政人才走进贵阳跨境电商产业园、贵阳国际陆港、贵阳综保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教学点,开展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教学,提升对外交流和业务能力。二是体制外认知。依托贵商易APP发布贵阳综保区发展定位及项目介绍,持续更新涉及外向型企业各类政策,提供政策一站式服务,实现政策应上尽上,应兑尽兑,确保政策资金直达企业。三是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已与北京工商大学、贵州商学院、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等13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创建贵阳市跨境电商人才示范基地,已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8个。四是建立孵化平台。综保区管委会与贵商易、佰仕佳(产创科技)签订孵化器运营合作协议,分别委托贵商易、产创科技运营“共享融合创新基地孵化器”与“开放型经济产业孵化器”,已引进入孵企业203家。 二、关于“苦练内功固本”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合作机制。贵阳综保区与筑城海关建立了关区联席协调机制,在平台、通道、产业、业态创新等方面共同研究高质量推进综保区发展路径及措施,共同谋划综保区口岸开放、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方面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筑城海关结合园区发展需求,不断创新监管服务措施,持续优化通关便利化营商环境,把进口保税、入区退税、交易免税、选择性征税等政策转化为园区发展优势,助力综保区创新业态发展。二是人员机制。根据海关总署《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办法》及相关政策,已将筑城海关部分工作成效纳入综保区考核。三是经济支持。设立综保区工业及贸易发展资金池,已为6家企业提供6600万元资金支持;协助7家企业争取科技、发改领域项目立项扶持资金1032万元;协调帮助4家规上企业、2家培育企业获批贷款6.4亿元;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4286万元。创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工业及贸易发展资金池+对外贸易资金池+产业引导基金“三池一基金”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活水,并积极争取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对综保区涉外企业提供授信融资支持。 三、关于“释放优势开源”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工业产能。在工业项目建设方面,围绕工业项目从谋划到建成投产全生命周期,明确了抓工业项目的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建成鼎山新能源电池、捌菱厚园林/农用机械制造等5个工业项目,集隽半导体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在工业企业培育方面,按照上规、上榜梯次培育的思路,打好政策设计、资源配置、助企服务“组合拳”,梯度培育一批规模以上企业、优质中小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工业产业方面,重点围绕综合保税区保税、免税、退税功能及政策优势发挥,推动集隽、医美电子产业园等项目边建边招;同时鼓励支持装备制造、户用储能电池制造等存量企业增产达产。在数改智转方面,鼓励支持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等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加快生产换线。二是特色产能。依托外综服平台在进出口报关、代理退税、供应链金融及融资等方面服务老干妈、贵州轮胎、詹阳动力等300余家企业的特色农产品及优势产品出海。成功招引中外运物流(贵州)有限公司落地,全面推进“黔货出山,酱酒出海”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贵阳海关拟定了17项便利企业通关指引,指导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 四、关于“多维协同发展”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区间协同。在人才共享方面。聚焦主导产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吸引政、校、企有效组合,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人才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实现联合引智,人才共享。在信息共享方面。按照省市数据开放共享的相关要求,持续推进综保区数据共享开放工作,构建一体化政府数据共享开放体系。已完成8个部门共24条数据上架更新,并实现100%可机读率。积极推动域内企业在资金、管理、市场上开展产业协作,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二是区外协同。积极推动贵阳综保区与乌当区、白云区、高新区、观山湖区等周边地区的企业对接,推动“四区联动”发展。建成全国首个综保型国际陆港,已与广州港、湛江港、北部湾等7个沿海港口建立“组合港”实现“区港联动”,“一港通”模式快速通关。中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班列常态化运行,中亚班列首次开行。中老铁路首发“云贵·澜湄线”国际货运专列。目前已与广州南沙海关签订监管互认联系配合办法,并强化与南宁海关、拱北海关联系,推进我省货物在北部湾港口及进出口港澳地区快速通关。三是国际协同。不断加密对外交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依托“数博会”“酒博会”“生态文明论坛”“贵阳——万象经贸交流”“贵阳——越南企业洽谈”等重大活动及平台,不断扩大贵阳综保区“朋友圈”。与阿联酋、俄罗斯、法国、美国等20余家海外贵州商会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通过商会资源拓展外贸进出口、文化旅游以及其他服务贸易等业务合作,形成专班调度及“一对一”服务机制。建成“开放型经济产业孵化器”“共享融合创新基地孵化器”等2个孵化平台,引进200余家企业入驻。建设进境粮油及食品加工基地,围绕大豆、玉米、肉类、糖、食用油、水果等大宗产品交易,签约落地富之源等一批重点项目。 下一步,贵阳综保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基础支撑,大力培育开放产业,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为全省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衷心感谢并欢迎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 2024年11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