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完善我市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4-12-05 09:55:0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4〕56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 | 届次: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建立完善我市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 | 编号:51011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会办单位: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建立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优良生态环境是我市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委就森林康养产业与茶产业,赴省内外多地开展调研,秉持从“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理念,为建立完善我市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提出建议。近年来,我市通过探索建立转化机制,创新生态产品与服务,尤其在森林康养产业和茶产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从上述两个产业发展瓶颈来看,生态价值转化仍面临不少问题挑战。 具体建议 一、聚焦标准抓规范,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赋能。一是“善用数据说话”。加快生态资源和产品的标准分析和标准检测。建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进行生态认证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准确、高效的检测方法。二是“丰富产品矩阵”。聚焦森林康养负离子、植物精气等方面的研究,明确行业评价体系和产品服务标准。拓展保健、运动、休闲等养身类产品或服务,强化服务等级评定和市场监督管理。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和机制。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探索构建我市的生态产品总值和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机制。 |
|
办理答复: 民建界: 贵界提出的《关于建立完善我市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的提案》收悉,感谢贵界对我市实现生态价值有关工作的关心。收到提案后,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列为市政协副主席喻理飞领衔督办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聚焦标准抓规范,加快推动生态价值赋能”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积极推动生态资源和产品的认证评价。目前,贵阳市辖区内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的“环境与环保”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约有60家,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审批的认证机构有4家,其中1家机构可开展有机产品认证、3家机构可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等自愿性认证。我市生态资源和产品相关企业均可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自愿选择包含上述4家认证机构在内的全国有合法资质的认证机构开展各类认证,不受地区约束和限制。二是围绕森林康养研究打造产品服务标准。针对负离子、植物精气对人体健康和精、气、神方面的良好影响,为获更多科学数据,贵阳市积极引导条件良好的基地尝试开展该项工作。如:息烽南山温泉森林康养基地联合贵州医科大学开展对植物精气的研究,正在收集南山林场的马尾松松花粉,围绕“马尾松松花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主题开展相关研究。三是推动人才资源培育。为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关高等院校也开设了与康养有关的专业,如贵阳康养职业大学开设了“健康管理、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培养康养专业人才,为下一步明确行业评价体系和产品服务标准打下基础,带动贵阳市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二、关于“聚焦渠道抓品牌,释放生态价值经济效益”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围绕避暑休闲、田园风光、康养体验等,积极推动旅游生态产品品牌建设。一是扎实推进乡村旅居。贵阳市多个森林康养基地都在积极利用旅游景区的优势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如开阳县水东乡舍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利用开阳十里画廊景区开展田园旅居康养、桃源河景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利用桃源河景区开展运动康养等。目前已打造贵阳贵安乡村旅居项目55个,其中12个市级示范带动重点旅居项目。二是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和创新转化。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工作中,寻求多途径、多手段系统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了花溪板桥艺术村和乌当偏坡等一批非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氛围浓厚、融合充分的非遗小镇。在住宿和非遗融合方面,位于观山湖区朱昌镇的省级示范性非遗工坊贵州蓝花叙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非遗展示为基础,传统手工艺制作为主线,依托民间博物馆,开办特色民宿,开发现代农旅。 三、关于“聚焦保护抓机制,确保生态价值持续转化”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先后印发《贵阳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贵阳贵安关于落实〈贵州省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完成贵阳贵安9个部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授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贵阳贵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及措施。全面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线索筛查,对符合索赔条件的依法启动索赔,并严格执行索赔程序。同时,强化生态环境损害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2021年至2023年,贵阳贵安共办理索赔案件10件,索赔金额2849万元。二是深化落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2016年起,贵阳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区县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先后制定印发《金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暨奖惩办法》《南明河流域断面考核及奖惩办法》《贵阳市麦架河流域及猫跳河下游影响区水质断面考核及生态补偿办法》,在金钟河、南明河、麦架河等重点流域实行流域生态补偿,明确流域水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向达标地区缴纳生态补偿金,截至2024年3月累计核算生态补偿25766.874万元,极大改善了流域水质。为推动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流域上游与下游地区间协同保护和发展,今年3月,印发了《贵阳市地表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拟对贵阳市河湖名录107条河流、国控省控断面以及饮用水源地支流等环境敏感河流实施“水质为主、兼顾水量”的生态补偿。 四、关于“聚焦技术抓创新,助力生态价值高效利用”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配合推进碳排放权交易。按照生态环境部安排,配合省生态环境厅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安排,指导督促贵阳市首批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的4家发电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截至目前,4家企业已通过碳交易方式,按时足额完成“2019—2020”“2021—2022”两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二是试点开展GEP核算。2022年起,依据国家、省相关技术规范,以花溪区、清镇市为试点,开展两地2021年度GEP总值核算(花溪区、清镇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别为555.07亿元、647.36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聚焦短板弱项,围绕技术抓创新,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着力破解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度量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难”等突出难题,提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实现生态资源智慧化、可视化、便捷化管理和动态价值评估;加快推动生态产品供需双方的高效精准匹配,提升绿色金融的服务效率,使绿色金融更精准,配置资源更高效,风险管控更有力。 衷心感谢并欢迎贵界继续关心和支持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2024年11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培;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