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国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支持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1-05-25 11:08:3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1〕1号 类别:A
政协委员:魏定梅 届次: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标题:关于支持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编号:
主办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会办单位:贵阳市政府办公厅
摘要内容:

                          关于支持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内容:

近年来,贵州旅游实现井喷发展,“十三五”时期全省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速,2019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位列全国第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旅游和贵州工作系列之一指示精神,将我省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推进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统筹推动旅游产业文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推动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要素保障不完善 2.品牌特色不退出 3.相关政策不科学 4.龙头企业不聚集 5.创新融合不充分

二、需支持的事项建议

1.保障旅游用地供给 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3.延续对口帮扶政策 4.支持全域旅游创建 5.争取开放政策落地


办理答复:

魏定梅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贵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一、贵阳旅游业基本情况

贵阳地处黔中腹地、中国西部几何中心,具有神奇秀丽的山水风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大力实施全域旅游、优质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连续五年荣膺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1%、18.6%,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来筑观光旅游。“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在全省旅游业综合指标评价工作中连续5年获得全省第一名。

二、贵阳旅游产业化发展情况

(一)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化发展。

1.制定旅游产业化政策。围绕贵州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目标,加快制定出台《贵阳贵安旅游产业化发展五年行动计划》,树立产业链思维、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产业体系,为加快提升贵阳的首位度和城市影响力、发展带动力、区域竞争力深入谋划。

2.出台落实企业帮扶政策。为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我市于2020年2月12日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稳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公布22条具体措施,致力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着力促进贵阳市经济平稳增长。为支持和帮助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文化旅游企业发展,我市制定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安排2020年度专项资金1000万元(不含航空航线培育专项资金),在贷款贴息、水电气补贴、旅行社奖励、宣传推广、培训补助、协会会员单位免会费等方面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

(二)加大品牌创建力度。

1.提升打造精品景区。以承办全省第十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鼓励青岩古镇、天河潭、桃源河、时光贵州、南江大峡谷、白马峪等景区增加装备投入、优化游览路线、延长停留时间、创新体验场景,实现多维度提质扩容。推动云漫湖、阳明文化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河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2.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策划开展各类文旅消费活动,推广文化旅游消费精品项目,将2021年4月至11月定为“2021贵阳文化旅游消费季”,结合季节风俗、传统文化、旅游旺季等特点,推出“爽爽贵阳·黔茶飘香”品茗推广、5.19中国旅游日“爽爽贵阳·云游体验”“爽爽贵阳·旅行天堂”等7个子项目活动,围绕消费主线,加强对接协调联动,确保群策群力全面协调推动,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形成规模性轰动效应,着力塑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品牌。

(三)持续推进全域旅游创建。

通过高标准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市花溪区和乌当区分别成功创建为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清镇市、开阳县、修文县、息烽县等7个区(市、县)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评定。目前,修文县正在加快推进国检验收认定相关工作,力争今年成功创建为第三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1.做大做强重点企业。重点扶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投资集团做大做强,力争实现文旅企业主板上市零突破。加强企业走访、指导服务、协调培育,跟踪了解企业注册经营情况,加快推动文化娱乐、住宿、旅游商品、旅行社、旅游车队等企业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进一步优化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结构。

2.争取各项金融支持。充分用好国家、省产业投资资金支持,高质量、高标准做好项目包装策划,完善项目要素,推动更多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组织我市花溪区高坡云顶暗夜暮曙景区及基础配套设施等35个项目申报2021年第一批地方专债,专项债券需求139.4亿元;目前贵阳市16个文旅项目已纳入国家级审批名单。组织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提质升级等104个项目申报贵州省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储备项目,资金缺口293亿元,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173亿元。组织梦享岛海洋公园等76个项目申报全省文化和旅游领域非国有项目(社会资本项目)投资运营项目,项目总投资742.9亿元,2021年计划完成投资数124.5亿元。推荐江华城市旅游综合体等4个项目申报省级服务业十大创新工程项目。优选桃源河森林康养基地提升建设项目申报大健康创新发展工程资金。

(五)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有序推进国际航线复航,加强与省机场集团、各大航空公司的信息互通,协助各航空公司、包机商做好疫情结束后的国际航班航线复航工作。截至2020年1月30日,贵阳市共开通国际航线25条(受疫情影响已全线暂停),下一步,我市将力争新开通一批国际航线,进一步覆盖航线盲点城市。持续对接推进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争取早日落地实施。加大贵阳文化旅游境外宣传推广工作,多渠道多手段宣传贵阳文化旅游产品,持续强化贵阳文旅品牌的影响力。运营好澳门、吉隆坡、悉尼、莫斯科、法兰克福等5个文化旅游推广中心,推动入境旅游发展。

2021年5月1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培;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加快贵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提案
下一篇:2020年贵阳市政府办公厅无全国政协承办件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