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充分利用好黔中水利枢纽优质水源,为根治南明河污染、解决贵阳市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基本保障的提案
发布日期:2019-05-06 19:45:4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19〕3号 | 类别:B |
政协委员: |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二次 |
标题:关于充分利用好黔中水利枢纽优质水源,为根治南明河污染、解决贵阳市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基本保障的提案 | 编号: |
主办单位:省水利厅 |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摘要内容: 省政协人资环委连续三年对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进展及其周边环境问题进行调研。目前黔中水利枢纽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总库容约10.89亿立方米,年可调水量约5.5亿立方米,供水调试工作已全面完成,黔中水利平寨水库取水口除三项指标为Ⅱ类水质,其余指标均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工程的建成,圆了贵州人民一个甲子的水利梦,将为黔中经济带提供优质水源,并为根治南明河污染提供现实基础。 一、黔中地区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一)饮用水源严重匮乏。贵州是全国水利条件较差的省,“工程性缺水”、“资源型缺水”等问题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贵阳、安顺为典型的岩溶山区,地面蓄水能力差,是我省最缺水的地区。据省水利部门数据,贵阳市和安顺市的本地人均水资源为564和298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047立方米的占有量,属严重缺水和极度缺水城市。 (二)贵阳市饮用水源(尤其阿哈水库)污染严重。阿哈水库是贵阳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之一,承担了贵阳市南明区、经开区60余万人的饮水任务。据新华社内刊报道,作为阿哈水库最大入湖支流的金钟河,入库水量约占全部入库水量的一半,每天约有20万吨散发臭味、布满红色沙虫和乳白液体的劣Ⅴ类水源排入阿哈水库。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阿哈水库水质曾整体评价为Ⅳ类。花溪水库在2016年也爆发过蓝藻问题。 (三)南明河的污染问题尚未根治。2000年以来,贵阳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对南明河采取工程性治理,始终未能根治南明河污染。而南明河城区河段水质多达不到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目前南明河上游的花溪水库、阿哈水库以上实际开发利用率已分别高达46%及59%,远超国际公认维持河流健康生态的20%合理开发率,南明河沿线有雨污分流尚未完成,污水处理尚需提标,河流外水资源过度开发后又没有水源补充,是南明河污染尚未根治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的。 |
|
办理答复: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好黔中水利枢纽优质水源,为根治南明河污染、解决贵阳市饮水安全问题提供基本保障的提案》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一、黔中水利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贵阳市区域内相关工作有序推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水量分配调整方案的批复》(黔府函〔2017〕264号),贵阳市正在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已完成《贵阳市南明河(主城区河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及城市供水优化配置规划》《贵阳市阿哈水库功能调整报告》和《贵阳市百花湖功能调整报告》,规划于2018年11月批复同意。黔中水进入松柏山水库后,通过新建花溪水库至南郊水厂输水工程,替代阿哈水库向南郊水厂供水,黔中供水进入红枫湖后,通过新建清镇至白云输水工程,替代百花湖分别向窝坑、艳山红和朱昌等3座水厂供水,同时新建百花湖至小关水库连通工程向市西河和贯城河生态补水,共可置换阿哈水库、百花湖约1.14亿立方米水量作为南明河生态补水。目前,花溪水库至南郊水厂、中曹水厂输水工程已完成项目核准,正在开展征地及取水口施工;百花湖至小关水库连通工程正在开展可研工作。 二、全力做好黔中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确定工作。根据《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条例》(黔人常备〔2015〕2号)第二十六条规定,“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供水价格由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目前省水投集团正在开展该项工作,贵阳市近期将明确与省水投集团签订供水协议的单位,抓好黔中水利工程向贵阳市供水的有关手续。 三、黔中水利工程向贵阳市供水项目持续推进。黔中水利工程从平寨水库至凯掌水库的工程已建设完成,平寨水库经约150公里输水线路进入凯掌水库的水量能够满足供水要求,松柏山水库方向基本具备通水条件,红枫湖方向因麻线河整治工程尚未完成,暂不能通水。根据黔中水利工程向贵阳市供水工作专班会议安排,凯松隧洞出口至松柏山水库采用管道输水方式,由省水投集团为业主负责该工程建设,在建成前暂时通过摆古河、干河天然河道输水,贵安新区负责两条河流的清淤工作,花溪区配合对摆古河800米狭窄河段进行清理。黔中水利工程于2019年1月1日向松柏山水库通水,截止2019年4月4日已累计调水500万立方米进入花溪水库。目前,摆古河输水流量约1.5立方米/秒(日供水量12.96万立方米),下一步抓好落实干河供水工作,届时向贵阳市日供水34.7万立方米。我市将积极配合贵安新区做好摆古河清淤工作,力争尽快达到输水要求。 四、正在谋划做好贵阳市城市发展水资源保障工作。我市正在开展贵阳市城市发展水资源保障研究工作,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贵阳市按2035年1000万人城市进行需水测算,总需水量约26.7 亿立方米,本地水源可供水量为14.91亿立方米,黔中水利枢纽供水量为4.19亿立方米,缺水量为7.6亿立方米,需利用区域外调水解决。目前正在对蛮酱水库、索风营水库、引子渡水库、洪家渡水库、东风水库等水源的调水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分析,以选择科学合理的调水方案解决贵阳市2035年城市发展的需水缺口,保障贵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