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亟待控制的黔灵山公园猕猴数量

发布日期:2019-05-07 18:17:23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19〕12号 类别:A
政协委员:赵小帆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二次
标题:亟待控制的黔灵山公园猕猴数量 编号: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问题提出及情况分析:

黔灵公园是我省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黔灵公园坐落于市中心,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茏,古洞清涧,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也是贵阳市民休闲锻炼的一个重要场所。 据黔灵山公园工作人员介绍,80年代时,猕猴的数量大概在30只左右,很怕人,不敢下山。之后猴子被引下山来,吸引游客。到1996年,黔灵山猴的族群发展到了200只。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了500只以上。最大的猴群猕猴数量超过200只,远超公园生态承载能力的猕猴,对园内游客安全、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带来的是负面效应。 在公园里,可以看到绿色的告示牌,内容为:安全提示 游客朋友,您好!据我园统计,2004年至今猕猴伤人累计已达5927次,其中伤势严重入院治疗的有20多人”。实际的情况是猕猴伤人的事件逐年上升。自2003——2013年,十二年来受伤的游客总数达到了1.2万人。为此,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黔灵公园治安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调解公园游客受伤的纠纷。但如果遇到严重的伤人事件调解的作用是有限的,公园管理部门为此付出上百万的高额赔偿金。例如,分别发生在2008年和2011年,最为严重的两起伤人事件:一只猕猴摇下一根接近枯萎的树枝,掉落后将一名女游客头部击伤,该游客不幸成为了植物人;一个年仅8个月大的男婴由母亲换尿布时被一只猴子突袭,右侧睾丸被猴子吞食,男婴今后的生殖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黔灵山里的猴子已经大大超出了景区的承受能力,大量猴子聚集,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上世纪80年代公园几座山上常见的雉鸡、红腹锦鸡、鹰、相思鸟等三四十种鸟类,如今已难觅踪影。其原因就是数量众多的猴子掏鸟蛋、抓鸟吃,把鸟巢摇下树,鸟类在黔灵山难以容身。猴子活动的区域,山上的草,树皮、树枝、嫩芽也被扯光,曾经的绿树青山被猴子破坏得光秃秃的,寸草不生。此外,有时候会发现有碗口粗的树被猴子摇倒。 不仅如此,每年都要因为猕猴损坏灯杆、路灯、亭台楼阁屋顶等公共设施,投入大笔资金进行修缮。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论证会,认为黔灵山公园内的猕猴不应该超过200只,景区管理方也希望启动猕猴分流措施,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让公园内猕猴总数在200只左右。这是保障园内游客安全、生物多样、公共环境的有效措施。如今,猴群的数量还在快速增加。为了让贵阳市民和游客拥有一个安全整洁、生态多样、鸟儿欢鸣的公园,猴群数量的控制势在必行!


       具体建议:

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对猴群进行分流,严格控制公园猴群数量。

办理答复:

您提出的《亟待控制的黔灵山公园猕猴数量》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黔灵公园猕猴种群情况

黔灵公园内的猴群为猕猴(Macaca mulatta),属哺乳纲(Mammalia),灵长目(Primate),猴科(Cercopithecidae),猕猴属(Macaca ),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公园猕猴种群分为8个种群,数量达千只,主要集中在公园的白象山、九曲径、三岭湾、麒麟洞、动物园、土地关、弘福寺等区域活动。

二、主要管控措施

(一)持续做好猕猴科学分流工作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科学控制猕猴数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分别于2002年、2008年、2013年、2018年邀请动物学界有关专家及省、市相关部门共同召开黔灵山公园散养猕猴种群数量控制及合理分流的专家论证会,相关专家给出了“公园自然负载猕猴数量在2—3个种群100—150只为宜”的指导意见。依据专家意见,自2003年开始我市将黔灵山公园科学分流猕猴工作纳入常态管理,对超限猕猴种群有计划有步骤地依法进行控制性捕捉并科学分流,每年均按程序向省林业厅上报合理控制散养猕猴的书面计划,并按省林业厅的批复意见,年均分流猕猴约100只。2018年10月我市根据贵州省林业厅颁发的行政许可决定书(〔2018〕黔林许准103号)和猕猴《特许猎捕证》((黔)字林特许捕2018—01号),核定猎捕公园内半野生猕猴200只,猎捕时间为2018年10月31日至2019年10月31日。目前我市已完成78只猕猴(雌猴40只,雄猴38只)的猎捕和科学分流工作。

(二)引导游客文明喂猴

为加强对游客喂猴行为的文明劝导,2018年我市将黔灵山公园文明劝导员由4名增至24名,统一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在猕猴活动相对集中的6个区域进行巡查和文明引导,设置文明观猴、喂猴的温馨提示牌20块,并将游客观赏猕猴的注意事项写入公园门票“游园须知”中。

(三)做好绿化补植工作

针对猕猴破坏生态的问题,我市在猕猴活动破坏相对严重的区域开展补植补种工作。据统计,2018年完成补植8000棵扁竹根、150株桂花、竹子300杆、芦苇21丛、常春藤1200袋,耗资约2万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在猕猴猎捕行政许可有效期内,按计划推进2018—2019年度的剩余122只猕猴(雌猴60只、雄猴62只)的猎捕和科学分流工作;二是按照规范程序,通过逐年科学分流猕猴,使猕猴种群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公园生态环境平衡。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统筹加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把贵阳市东山片区纳入全市2019年棚户区改造计划并推进实施的建议案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