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市政人行路面铺装用材、保障出行安全
发布日期:2019-05-16 23:58:1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19〕31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李莉 |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二次 |
标题:调整市政人行路面铺装用材、保障出行安全 | 编号: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会办单位: |
摘要内容: 问题提出及情况分析: 市政道路人行道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安全是人行道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铺装用材防滑功能应该是最基本要求。我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气候湿润多雨,冬季气温偏低,不同程度的冻雨、雨夹雪和凝冻导致路面湿滑,而由于各种原因,贵阳市老城区市政人行道路路面有相当一部分路面铺装使用的是光面石材或是光面石材与毛面石材相间,雨天湿滑,尤其是雨雪交加时人行道几乎成为溜冰场,这种情形不仅严重影响出行安全,还有可能因为路面湿滑致人跌倒摔伤产生纠纷。另外,磨光后的石材其色泽、花色、纹理固然显露地比较明显,却为日后的污染留下了隐患,不仅易污染,因打磨前后对比很明显,污染后清除费工费时费钱;而光面石材使用一定时间,由于人行路面使用频率高,划痕、磨损、碰损、风化等因素,原有的光面会褪色、变色,耐用性不如毛面石;光面石材损坏后,需要更换时是需要寻找同样的品种、花色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难度,光面石材日常维修也较毛面石材费工,存在维修难度,更重要的是加工光面石材的过程也会对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环保建设。
建议: 一、因地制宜,对城市中心地段、商业中心地段和行人密集路段已铺装光面石材的人行路面针对光面石材遇水湿滑的客观现状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升级改造,或配套相应的建设资金更换。 二、在道路规划设计阶段考虑我省气候特征,兼顾景观效果与人行道路安全通行的功能,从源头把控铺装用材的使用,保证铺装用材既有一定摩擦力和相应防滑性能,避免人行路面因铺装光面石材在雨雪凝冻时的湿滑。 三、结合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考虑新建道路推广使用生态环保、节能透水且具有成本优势的铺装用材,在配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的同时也实现路面防滑的功能,让老百姓放心出行。 |
|
办理答复: 李莉委员: 您提出的《调整市政人行路面铺装用材、保障出行安全》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区两级市政部门通过市政道路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等措施,逐年对市政道路和背街小巷人行道进行透水砖材质和透水混凝土改造,改造后的人行道,透水性、平整度、舒适度都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行能力显著增强,得到了市民的普遍好评。例如在人民大道北段建设过程中,我市结合贵州地质、气候等因素,立足功能性、美观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对使用的石材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可行性分析与研究,从技术性及经济性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对人行路面铺装石材的种类、尺寸、工艺进行了确定,兼顾了景观效果与安全通行功能。同时,人民大道人行道建设雨水花池(园)及两侧下沉式绿化带,既美化人行道景观,又利用树池对水进行过滤和渗透,减轻雨水管网的排水压力,雨污分流净化南明河。 委员反映的雨天湿滑问题,主要存在于花岗岩人行道。市、区两级市政部门结合市政道路日常维护管养,逐步将破损的光面花岗岩更换为同材质的毛面板花岗岩以及对光面花岗岩进行有规则的面层打磨等措施,增大人行道路面摩擦,排除湿滑隐患。对委员提出推广使用生态环保、节能透水等具有成本优势的铺装材料的建议,我市在道路规划、建设和改建中,优先考虑。下一步,将进一步总结建设经验,推广先进工艺,不断改进,不断提升,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美观的出行环境,努力提升市民出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关于“因地制宜,对中心地段、商业中心地段和行人密集路段已铺装光面石材的人行路面针对光面石材遇水湿滑的客观现状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升级改造,或配套相应的建设资金更换”的建议 贵阳市部分中心地段、商业中心地段由于建设时间较久远,对于人行路面管养,我市城市管理养护部门将进行统筹安排。对在建或投入使用而未移交的项目,我市住建部门也会进行梳理排查,针对已铺装光面石材或出现湿滑的人行路面,要求城市投资建设单位提出进行更换或作防滑措施的整改处理。 三、关于“在道路规划设计阶段考虑我省气候特征,兼顾景观效果与人行道路安全通行的功能,从源头把控铺装用材的使用,保证铺装用材既有一定摩擦力和相应防滑性能,避免人行路面因铺装光面石材在雨雪凝冻时的湿滑”的建议 针对目前城市景观提升和营造海绵城市的要求,贵阳市新建及改建道路、广场等项目采用的天然石材、透水砖等铺装材料,我市住建部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和工程质量验收中,对涉及的广场路面及道路人行道铺装材料,已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对天然石材铺装使用量较多且人行密集的人民大道(北段)项目、轨道交通地面出入口广场等项目,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广场路面用天然石材》JC/T2114、《天然石材墙地砖》JC/T2386、《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的要求,对项目所用铺装光面石材进行了现场抽样送检,经检测使用的石材防滑系数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场使用(后附检测报告);并对现场已安装的石材表面进行现场检查,对安装不规范、表面湿滑的铺装石材要求进行更换和返工整改处理。今后将继续加强对建设过程中人行地面铺装用材的监督管理,不具有产品合格证以及复检石材表面防滑系数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禁止使用,对使用不符规范要求的铺装材料的项目坚决不予验收及备案,以保障市民的放心出行。 在道路设计阶段,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广场等项目铺装路面设计方案的论证,特别是因景观要求而采用表面会产生湿滑情况的石材在人行路面范围内的使用做方案调整,并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的监管得以落实。 四、关于“结合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考虑新建道路推广使用生态环保、节能透水且具有成本优势的铺装用材,在配合海绵城市的建设同时也实现路面防滑的功能,让老百姓放心出行”的建议 贵阳市作为我国首批3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对新建道路的人行道也较多的使用透水砖,对路面的透水性材料也在探索使用中。我们将加强对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把控,在满足使用功能、景观效果的同时,也能使其绿色环保理念和经济实用要求都能得到充分兼顾。按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坚持绿色生态,健康宜居、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推广使用新型生态环保、节能透水的人行路面铺装材料,从而尽可能的解决人行道湿滑、路面积水问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