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聚焦“两点一线”依托“区港一体”优势助推贵州与东盟国家合作走向纵深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06-02 14:52:05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1〕6号 类别:A
政协委员: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标题:聚焦“两点一线”依托“区港一体”优势助推贵州与东盟国家合作走向纵深的建议 编号:
主办单位:省商务厅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贵州站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上,当前,中老泰铁路的即将开通,为贵州带来与东盟国家深化合作的历史机遇。贵州应以更加积极的担当作为,争取国家支持,充分发挥贵阳综保区与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区港一体”优势,以“两点一线”建设(两点:“区港一体”集散中心、贵州在泰国廊开和呵叻的集散中心,一线:以中老泰铁路为主线,实现中国东盟货运班列在贵州始发)为抓手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助推贵州与东盟国家合作走向纵深。   一、贵州优势   一是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作用突出。贵阳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必经主通道。贵广、沪昆、黔渝、成贵等高铁、快铁线路陆续运营,以及贵南高铁即将开通,已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高铁客货运输通道体系,以及北向重庆、西到成都、西南至昆明、南接南宁和广州、东连长沙的“3小时米字型高铁经济圈”。加上贵广、厦蓉高速公路,贵阳已成为西南人流物流出海、粤港澳大湾区联结西南的重要门户。   二是国际物流功能齐全。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明确的大型货运场,物流港秉承我省优越的交通枢纽优势,衔接了沪昆、川黔、黔桂、桂广等五条铁路干线,为路网主骨架“八纵八横”中心通道及连接西南、东中部、西北、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汇点,物流港地处贵阳综合保税区,借助保税区保税功能和服务,将在物流港内实现一次申报、一次

查验、一次放行,在园区里完成一切通关手续。   三是产业具有互补优势。在农产品方面:贵州与东盟国家具有很强互补性。如东盟国家民众普遍喜食蔬菜,但因东盟国家昼夜温差大,育苗技术缺乏,蔬菜种植难度较大,不少蔬菜需从中国调运,供应东盟国家的食用菌是从我省转至香港后运往东南亚;另一方面我国及我省需求的大量热带水果、海鲜需从东南亚调运;除此之外,从牛肉进口来看,东盟国家受宗教因素影响很少吃牛肉,已成为中国重要牛肉进口地。在肥料与轮胎方面:东南亚地区主要农业区属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为沙质土,缺磷,气候为旱雨两季,没有很好的农业灌溉系统,且使用化肥均为硝酸铵,易造成土壤板结,肥效肥力弱。相比之下,贵州生产的磷酸铵化肥产量大、质量好、肥力足、污染小,很好契合了东盟国家的市场需求。东南亚地区地区轮胎需求量大,但整个东盟国家轮胎厂只生产乘用车轮胎,不生产工程类轮胎,贵州轮胎厂具备生产工程类轮胎的能力,但生产轮胎的原料橡胶需要从东南亚进口,在轮胎原料与市场上,贵州与东盟国家形成互补。在五金机电方面:东南亚地区工业化程度低,五金机电类产品无法自给,市场需求量较大,而我省现有大型五金机电市场(花溪合朋五金机电市场),拥有入驻商户30000多家,经营全国各类五金机电产品15万种,具有面对全国五金机电的资源整合能力,市场运行能力,能够填补东盟五金机电产品的市场需求。


具体建议一:(一)充分发挥“区港一体”集散中心优势

以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为基础,加快基础设置建设速度。积极向深圳、上海等具有丰富“区港一体”经验的地区学习,充分发挥海关、税务、检疫等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政策、制度上的创新和探索,深化港区一体化功能,推进与东盟国家贸易的便利化;积极引入对东盟国家有出口优势的企业入驻贵阳综保区内产业园区,给予政策、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助力“黔货出海”;积极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及相关物流企业、贵州省内及周边大型企业(产品批发市场、集散地等)加强联系,主动上门服务,推动全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和全省农产品货物通过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集散,争取建立综保区“中国—东盟”生鲜产品中国集散中心,“中国—东盟”农产品集散中心;在贵阳综保区和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分国别设置东盟国家货物陈列馆,使其成为推介东盟产品的重要平台。

具体建议二:(二)打造贵州在泰国的集散中心

与东盟国家建立友好省邦、在对方设立商务代办处,建立省内企业与对方政府的沟通渠道;整合我省面对东盟产业优势,给予走出去企业充分的政策、引领、服务上的支持,强化我省企业与泰国企业间的联系,先在泰国廊开、呵叻建立贵州集散中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仿照中国-马来西亚“两国双园”模式,争取将泰国境内集散中心、贵阳综保区内园区和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升级为中国的“两国双园”物流产业园区,把合朋五金机电市场打造为中国-东盟五金机电集散中心,推动贵州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化肥、轮胎、五金机电等方面深度开展经贸合作,在货物集散贸易上形成南北呼应,抢占中老泰铁路开通的先机。


具体建议三:(三)依托“一线”,实现中国东盟货运专列在贵州始发

加快与铁路、海关等部门和与东盟国家有贸易往来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引领“中国—东盟”货运专列的开通,力争始发和终点站在贵州成立,形成“产业+物流+集散中心”建设,这样的机遇,同样面对广东、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挑战,因此,抓住这次机遇,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通过中国东盟货运专列这一品牌,提升贵州的国际影响力、提高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货物集散地的战略地位、推动“黔货出海”。



办理答复:

致公党贵州省委提出的《聚焦“两点一线”依托“区港一体”优势助推贵州与东盟国家合作走向纵深的建议》收悉。我市的会办意见如下:

一、我市与东盟国家合作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围绕建设西部战略通道、陆海联动通道、陆海贸易通道、综合运输通道的城市定位,围绕“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形成大集散、发展大贸易、做强大产业”的思路,狠抓优化节点空间布局,构建区域物流格局;补齐交通网络短板,提升运输通道水平;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扩大节点城市能级;创新物流组织模式,提高枢纽集散能力;强化跨界协同联动,建设通道经济走廊;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培育融合发展生态的六大重点任务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一)聚焦区位优势,形成“区港一体”联动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项目建设,项目一期铁路作业场、配套仓储区、城市配送区、散粮铁路专线、粮油交易市场、钢材交易市场、冷链配套设施、商品车存储区、配套服务区及配套办公区等业务板块已于2021年1月17日通过竣工验收,于2021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项目二期前期规划工作正同步推进。该项目的建成实现了我市与“川黔”“沪昆”“渝贵”等铁路的互联互通,成为连接西南、东中部、西北、南部沿海等区域的重要交汇点,将形成以多式联运为核心的交通枢纽,货物年运输吞吐量预计达500万吨。二是大力开展口岸延伸监管作业区建设,与南沙港、钦州港、盐田港、岳阳港、重庆港、云南河口口岸(红河综保区)达成区港联动,充分利用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功能,打通国际货运便捷通道,项目目前已通过成都铁路局预可研批复。三是积极加强产业项目引进,截至目前,贵阳综合保税区引进产业项目112个,协议总投资约800亿元,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成功引进了富士康、葛森国际、山鹰国际、深圳丰源等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了以丰源电子为代表的保税检测维修产业,以汉兴跨境贸易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产业,以美国陶氏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中车贵阳车辆厂为代表的轨道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以富士康服务器产品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转型升级。

(二)加强经贸往来,抢抓RCEP发展机遇。

一是深耕传统市场。东盟国家是贵阳市外贸进出口的传统市场,目前我市与东盟有贸易往来的企业共计182家,双边贸易额占全市同期进出口总值的16%左右,我市对东盟出口商品主要为磷肥、白酒、烟草和橡胶制品等;进口的产品主要是橡胶、机电及音像设备等。二是加强经贸交流。2020年贵阳进出口商品网络交易会(“云上筑交会”)期间,贵阳举办“贵阳优品,东盟好货”贵阳进出口商品网络交易会东盟专场,邀请45家本地企业和83家东盟地区企业参加,共计370余款产品参展,现场共集中榴莲进口、刺梨、轮胎出口等4个项目,涉及金额840万美元。三是抢抓RCEP发展机遇。2021年1月,贵阳市举办RCEP开放机遇贵阳研讨会,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赵德明就与东盟各国深化发展对接、沟通交流、产业互补、贸易往来,加快推动各方在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互联互通、互促互进,更好地共享发展机遇和红利致辞。3月24日,贵阳市参加中国——东盟食品行业合作(贵阳)对接会,贵阳市贸促会(贵阳市商务局)向与会企业推介贵阳市食品产业合作商机。

(三)凝聚多方合力,打造区域集散中心。

2020年以来,贵阳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打造贵阳市进口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进行研究和讨论。一是与重庆、成都、钦州、防城港等地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在贵阳市农产品物流园设立东盟农产品贵阳分拨中心。2020年4月21日-23日,贵阳市商务局与贵州农商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及贵州首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组成考察组,分别赴深圳蛇口港、广西凭祥口岸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对深圳市泛亚物流有限公司、广西顺立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为我市进口农产品直销集散中心开展水果进口直采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在考察和与企业座谈的基础上,以榴莲单品为突破,制定了贵阳市进口榴莲全流程实施方案。三是指导贵阳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对接相关农产品进口外贸企业,打造贵州省进口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制定了进园专项支持政策,对进口水果进园试行补贴,截至2020年7月底,共有来自泰国和越南的榴莲、山竹、火龙果等6250吨,货值1.83亿元,惠及首杨、贵州贵发农产品有限公司、重庆腾方商贸等多家企业。据统计,首杨2020年1—8月份共进口智利的车厘子、新西兰苹果、澳大利亚奇异果、泰国榴莲山竹、越南火龙果等712车次,共计9141.58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的运营。推动粮油市场板块、物流园配套区域板块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二期规划建设,加强促进双龙航空港、改貌铁路口岸、开阳水港之间的联动,全力打造以都拉营国际物流港为节点的3小时物流圈,建成国际物流供应链中心。力争2021年实现吞吐量达300万吨。二是加快构建“港区联运”新格局。以贵阳铁路口岸“一口岸、两作业区”建设为契机,以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及贵阳综合保税区口岸延伸监管作业区建设为载体,深化与南沙港、钦州港、盐田港、岳阳港、重庆港、云南河口口岸(红河综保区)等合作,形成“多港联动、多式联运”的陆海联运体系,推动进口产品一级分拨中心、进口冷链食品交易中心、大宗物流集散中心、跨境电商物流中心、特色产品出口示范区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三是完善口岸作业区功能。依托贵阳综合保税区口岸延伸监管作业区建设,积极争取设立进境粮食、药品、水果、冰鲜水产品、肉类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作业区,大力发展进境粮食等大宗物流产业。

(二)加强与RCEP签订国的进出口产业研究。

结合双方市场需求,指导外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出海口加强与东盟、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市场的货物贸易往来,输出贵阳特色产品,引入其他地区特色商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商品需求。

(三)扩大RCEP区域贸易合作。

与东盟、日本、韩国建立基于RCEP的长期合作关系,加速与东盟、日本、韩国相关园区在关税减让、跨境电商等方面合作,在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内进行率先开放和创新,持续扩大货物贸易规模。鼓励贵阳优势企业通过境外参展、境外商标注册、国际认证等方式,提升品牌和产品影响力,扩大产品出口。

(四)推进针对RCEP区域的进口集散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政策优势、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作用,积极推进建设东盟进口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推动东盟进口水果、海产品在贵阳形成集散和辐射,开通贵阳至东盟国家的公共海铁联运班列和冷链物流班列,形成覆盖西南地区的东盟水果集散分拨中心。

2021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7373)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建议
下一篇:建立全省科技创新聚集区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