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数据基础设施领域“两重” “十五五”重大项目前瞻谋划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5-06-03 10:50:5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5〕13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徐昊 | 届次: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加强数据基础设施领域“两重” “十五五”重大项目前瞻谋划的提案 | 编号:1253 |
主办单位: |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两重”项目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和加速了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我省企业近年谋划数据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愿谋。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请流程复杂、资料繁琐、申请周期长、审核严格,企业谋划项目积极性不高。同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仅需要政府投入,也需要社会化投资,但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一般不具备质押融资条件,融资难、融资贵,企业自筹投资能力不足。 二是不会谋。企业对国家战略布局、重点支持投向领域、以及“两重”“十五五”政策理解不及时、不充分,谋划项目没有章法,简单以叠床架屋的方式代替项目谋划。同时,“两重”项目往往申报期极短,企业符合条件的项目储备不足,项目谋划滞后,申报准备仓促,存在临时申报、跟风申报的风险。 三是谋不好。虽然国家数据局近期印发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但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路线多且新,技术选型要求高,各类数据基础设施之间尚未形成统一规划、功能互补的互动关系,技术结构不平衡明显,导致企业谋划出来的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往往“散、碎、小”,存在定位不准确、方向不清晰、内容不规范、考虑不全面等问题,难以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具体建议一:提前谋划,项目储备有的放矢 省有关部门围绕“两重”的数字经济、新型数据基础设施等投向,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与我省“十四五”规划落实相结合,与“十五五”发展需求衔接,组织相关企业进一步做好“两重”“十五五”等重大项目前瞻谋划、储备、遴选和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 具体建议二:强化引导,帮助企业及时申报 省有关部门健全常态化联系企业机制,帮助企业及时、准确把握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以及其他中央资金支持的申报流程和要求,最大限度争取国家支持,提高企业项目有效申报率,推进“两重”建设走深走实。 具体建议三:精益测算,推动投资取得实效 投资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载体,省有关部门引导鼓励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盈亏平衡的测算,确保项目投资可持续、有收益,形成实实在在的实物工作量。同时,对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指导企业着重考虑项目未来可产生的实际收益,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具体建议四:壮大龙头,发挥牵头抓总作用 |
|
办理答复: 省大数据局: 徐昊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数据基础设施领域“两重” “十五五”重大项目前瞻谋划的提案》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主动对接,精准把握政策 在国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后,我市主动争取参加2024年11月29日全国数据系统投资工作视频会,及时了解国家数据局2025年“两重”重点投向,结合贵阳市项目实际,重点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试点、高质量数据集等投向领域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同时,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寻求指导支持,进一步把准“两重”“两新”项目支持方向、范围和申报要件,并将“十五五”项目谋划与盘活存量项目结合起来,逐项细化实化落实举措,动态更新完善政策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着力破解项目规划、策划等环节短板和难点,切实做到吃透政策、对标对表。 (二)坚持项目为王,建好用好项目储备库 落实好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抢抓“两重”“两新”等重大政策机遇,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预算内投资等投向领域,自上而下抓实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及资金争取工作。建立动态项目储备机制,每月梳理符合“两重”政策导向的项目清单。截至2025年4月,全市“三张清单”滚动储备项目保持在2800个以上、投资规模1.8万亿元左右。其中,高技领域“三张清单”谋划储备项目307个、总投资 715.39亿元;数字经济领域谋划储备项目63个、总投资120.10亿元;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谋划储备项目28个、总投资29.70亿元。 (三)坚持创新推进,抓好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 谋划建设“项目云”数据赋能管理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重大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改变以往项目谋划“坐、等、靠”模式。建立部门协作、行业协会和企业深度参与的自上而下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机制,及时掌握政策动向、方向和要求,切实做到工作不松、劲头不减。2024年1月—2025年4月,通过面对面座谈、电话沟通、线上宣传等方式,向图智、中安、中电科、朗玛等百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两重”(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政策宣讲,切实帮助企业掌握政策、争取资金。 (四)坚持申报指导,提升项目谋划质量 重点聚焦数据基础设施、高质量数据集、数联网、数据空间、数字化转型试点等投向,我市大数据、发改、工信、交通、农业农村、文旅等重点行业部门及各区(市、县)、开发区协同联动召开项目申报培训会,特委托专业咨询机构为企业申报、谋划、包装项目作指导,提升申报质量。2025年1月—4月,谋划储备7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5.58亿元,拟争取资金需求1.15亿元。其中,中软云上“贵州省域城市治理语料中心及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项目”等6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投资4.36亿元,拟申请资金需求0.98亿元,目前已按程序报送至国家数据局。 (五)坚持高位推动,提升招商质效 一是谋划数字经济项目,2025年1月—4月,贵阳贵安围绕算力与数据中心集群、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数据要素等领域,谋划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项目10个,拟投资额92.96亿元。二是大力引进数字基础设施项目,围绕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央企、互联网头部企业以及第三方运营企业“4+1”板块布局打造数据(算力)中心集群,已累计引进大型以上数据(智算)中心24个,算力规模超过64Eflops,重点推进金融灾备中心、政务云等国家级项目落地。三是同步发力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清洗及第三方运营商招引,重点引进微智云边缘数据中心一体化机柜生产线及运营项目、贵安新区软通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项目,依托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构建百家数据服务商生态,2025年一季度新增数据商42家。四是重点招引建设算力监测调度平台,实现跨域资源整合与存储力升级,推动工业、民生等领域的AI场景应用。五是加速引进数据项目,利用建设落地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与华为云合作共建大模型工程化服务平台,引进大模型数据处理、预训练、调优、分布式推理、安全评测、管理等大模型训练服务产业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提高项目质量。加强横向工作联动,强化部门协同,持续加大项目摸排力度,精准储备和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同时,深化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助力企业提升项目策划包装能力,提高谋划项目整体质量,提升项目命中率。 (二)持续强化企业培训。开展重点企业项目申报培训会,根据实际需求,在项目申报前,定期开展项目包装谋划与申报培训活动,提升企业项目谋划能力。尤其在项目申报时,帮助企业准确理解申报要点,做到精准申报,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三)持续紧盯国家审批。密切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数据局对“两重”、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审批进度,督促企业做好前期工作,细化项目建设方案,确保项目获批后能按期开工,推动项目建设,形成投资贡献。 2025年5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青;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