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贵阳市开展车联网试点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5-07-11 10:24:4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5〕28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谭国栋 | 届次: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在贵阳市开展车联网试点的提案 | 编号:1139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 会办单位: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随着汽车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车联网已成为全球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车联网通过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基础设施(V2I)、车辆与人(V2P)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交通效率提升、交通安全改善和出行服务优化等多重目标。贵阳作为贵州省省会,近年来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具备开展车联网试点的良好基础。开展车联网试点,有助于贵阳在智能交通领域先行先试,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智慧城市新名片。 贵阳开展车联网试点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良好。贵阳近年来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网络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交通干线四通八达。同时,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也取得一定进展,部分路段已实现交通流量监测、智能信号灯控制等功能,为车联网试点提供了较好的硬件基础。二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贵阳是全国重要的大数据产业基地,拥有众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物联网、通信技术等方面具备较强实力,能够为车联网试点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例如,贵安新区已建成较为完善的5G通信网络,为车联网的高速率、低时延通信需求提供了保障。三是国家政策指向性明显。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随后自然资源部等部门也相继出台文件,就智能交通、车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贵州省相关部门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通信设施、应用示范等方面积极布局,为车联网试点营造了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推进贵阳车联网的发展,建议如下: 具体建议一:一是制定试点方案与规划: 由贵阳市交通管理部门、工信部门牵头,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制定车联网试点方案与详细规划。明确试点目标、范围、技术路线、实施步骤以及各参与方的职责分工。例如,确定在贵阳市特定区域(如城市新区、产业园区)或特定路段(如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城市快速路)开展试点,分阶段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车辆智能化改造、应用服务平台搭建等工作。 具体建议二: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车联网通信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5G网络覆盖,确保试点区域内信号稳定、高速畅通。在试点路段部署路侧单元(RSU),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建设智能交通感知设施,如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实时采集交通数据,为车联网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具体建议三:三是推动车辆智能化改造: 鼓励汽车制造企业在贵阳生产的车辆中逐步搭载车联网设备,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升级。对于已在运行的车辆,探索通过后装方式进行智能化改造。例如,为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率先安装车联网终端,实现车辆定位、行驶状态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公共交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具体建议四:四是构建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打造集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发布、应用于一体的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整合交通、公安、气象等多部门数据,为车辆提供实时路况、交通管制、天气预警等信息服务。同时,开发智能驾驶辅助、协同式交通信号控制、智能停车引导等应用,提升交通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具体建议五:五是加强产业协同创新: 依托贵阳的信息技术产业优势,引导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车联网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成果转化。例如,在智能交通算法、车联网安全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提升贵阳车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建议六:六是完善法规标准与安全保障体系: 在试点过程中,探索制定适应车联网发展的法规标准和监管政策,明确车联网设备的技术要求、数据安全管理规范、事故责任认定等内容。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建立健全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保障车联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体建议七:七是开展宣传推广与人才培养: 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车联网的概念、优势和应用前景,提高公众对车联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加强车联网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依托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一批既懂交通工程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车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
办理答复: 谭国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贵阳市开展车联网试点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市智能交通发展的关心,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试点方案与规划”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搭建试点应用推进组织架构。2023年1月19日,我市成立了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贵安新区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交委、大数据、公安交管、工信等单位为成员,牵头单位为市交委,探索推进贵阳贵安车联网试点建设。二是细化试点任务。我市制定印发了《推进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及上路运营工作方案》,从产业、金融支持、创新、政策法规、道路开放等1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工作任务,全面推动产业发展及示范应用。 二、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议的办理情况 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贵阳贵安车联网试点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市正积极研究推进相关工作。一是结合贵阳实际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特色方案。立足于贵阳贵安财力实际,提出了“单车智能”为主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方案,通过5G直连技术,降低路口设施投入,统筹考虑全域信号路口雷视一体化改造,解决路口感知短板。二是落实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贵阳贵安谋划推进了全域智能信控项目,将实现贵阳贵安所有信控路口雷视一体化改造。2024年已在观山湖区31个路口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增设了120余台交通流量感知设备,实时采集路口交通流量数据,根据数据流量实时优化路口信控方案,剩余路口改造预计2025年启动相关招标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5G基站3.6万个,基本实现5G网络在城市热点区域深度覆盖,乡镇区域广覆盖,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为车联网夯实了数据传输基础。 三、关于“推动车辆智能化改造”建议的办理情况 贵阳贵安一直高度重视智能车辆制造工作,现有3家整车生产资质企业,主要从事乘用车、商用车生产和销售。其中,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甲醇汽车、嘉际MPV、豪越、银河E5。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商务车、燃油商务车、传统燃油客车。贵州长江汽车公司主要产品为贵州牌新能源货车。目前,吉利集团已经研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智驾系统,该系统有望在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车型中进行首次搭载,并对现有产品进行改造升级。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在会同贵州大学研发L4级别的智能驾驶客车,已有三台样车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大学进行封闭场地实验。贵州长江汽车公司与苏州九识科技公司已经启动业务合作,已推出一款警用无人巡逻车。 四、关于“构建车联网应用服务平台”建议的办理情况 为落实智能网联汽车监管责任,贵阳贵安与贵州大数据集团进行了深度合作,由贵州大数据集团承担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管理机构职责,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建设,同时也基于相关数据基础,可实现数据汇聚对外服务,形成车联网服务功能。一是打通数据壁垒。结合车联网所需的相关数据,协调有关部门在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上架,目前已上架“公路养护系统——区间信息”“客运班线基本数据”“贵州省实况天气”等530个数据资源,有力支撑了“对两客一危、网约车、出租车、普货:危货车辆,运输企业、从业人员以及天气情况等进行数据研判分析和智能化监管”“在旅游应用场景中为游客提供出游行程路线规划以及景区的气象播报和预测服务”等业务场景。二是上线数据专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线运营“交通数据专区”。基于国有的全国高速路网交通大数据,与车辆、运政、ETC等其他多维国有大数据资源进行融合:推动在汽车、智慧交通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挖掘,形成不同细分领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实现车联网方面更高效、更智能的运营管理。三是推动以赛兴业。结合“数据要素x”大赛贵州分赛,联合省交通运输厅设置交通运输赛道,在“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综合货运枢纽智能化水平”“高速公路重大突发事件多源数据分析”等6个方面面向社会征集参赛项目,通过以赛促用、以数聚力,挖掘一批车联网相关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好技术、好方案。 下一步,将持续发挥数据融通优势,推动“交通运输”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在车联网领域先行先试,擦亮智慧城市新名片。 五、关于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推进产业发展。贵阳贵安始终坚持做好企业服务,助力企业、机构在贵阳贵安开展产业创新。在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落地、车辆上路后,开阔了贵阳贵安本土企业投资新视野,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不断谋求发展投资新契合点,贵州勘设股份、贵阳市交运集团、贵州翰凯斯联合组建了贵州勘设泰宇坦行科技有限公司,推动落地贵阳贵安全域自动驾驶接驳巴士业务;贵州勘设公司与苏州九识科技公司已达成合作意向,将投入开展自动驾驶物流车业务。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核心产品为自动驾驶智能底盘,底盘大小可定制并灵活匹配不同场景应用,已成功打造无人驾驶小巴、无人驾驶咖啡车、城市服务机器人等多款产品。二是推动应用场景落地。为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试点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共计召开智能网联汽车联席工作组专题会17次,运用联席工作机制有效解决了贵阳贵安管理边界问题,让企业干事找得到“门路”,11次联席工作组会议组团与企业开展对话服务,受理解决企业申请11个,研究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示范应用道路超500公里,涵盖贵安新区、高新区、花溪区、观山湖区、白云区等区域。2024年5月,贵阳贵安首台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运行;2024年12月,首条自动驾驶公交在花溪大学城测试运行;2024年贵阳贵安上路运行智能网联汽车达6台,测试总里程超20000公里,载人测试100余人次。截至目前,贵阳贵安上路运行智能网联汽车已达12台,申请开展业务企业5家。 六、关于“完善法规标准与安全保障体系”建议的办理情况 目前,省级层面已组织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省通信管理局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公安厅七家单位,组织省内相关企业开展贵州省车联网重要数据识别和目录报备工作,要求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数据保护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企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经梳理,共有3家企业报送4条重要数据目录。二是省通信管理局制定印发《贵州省电信领域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密切协同、快速反应,应对有序、科学处置等原则,明确领导机构和各相关单位职责,梳理建立预警、响应、总结等工作流程为车联网企业开展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有力政策依据。三是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对车联网企业开展常态化风险监测工作。充分利用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技术优势,对省内3家车联网企业开展常态化风险监测,力争将安全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贵阳贵安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出台了相关办法规定,引导规范车联网产业健康发展。2023年5月,我市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实施细则(试行)》,实现了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首个政策突破。2024年12月5日,我市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贵阳贵安自动驾驶装备示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改革突破了贵阳贵安的自动驾驶装备示范运营瓶颈。下步,我市将持续研究并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 七、关于“开展宣传推广与人才培养”建议的办理情况 贵阳贵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等形式不断强化新闻媒体宣传力度,逐步提升贵阳贵安车联网工作的知晓率。2024年数博会期间,5台物流车为大会进行货物运输服务,2台自动驾驶接驳巴士为参展市民提供乘坐体验,让市民亲身感受到贵阳贵安发展数字经济带来的便利;2025年1月,“贵州改革”公众号先后刊发了《贵州试点推动贵阳贵安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车线路落地》,引起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共同报道,自动驾驶技术走近民生服务。 贵阳贵安积极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型人才和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将产业人才引进纳入各类人才计划,落实人才政策,力争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所联合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通过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技能人才。目前,已组织省属高校与企业座谈会1次,组织集体考察学习2次。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 2025年7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