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人文景观打造贵安新区集聚人气的亮丽名片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5-07-16 10:59:2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5〕31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杨华 | 届次: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用人文景观打造贵安新区集聚人气的亮丽名片的提案 | 编号:4051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 会办单位: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贵安新区创新治理的基点乃是全面落实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中心的政府创新治理为基本价值导向。电影《罗马假日》經典台词: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说明“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要素。而大学又是培养“人”的摇蓝。一所大学要想更好地吸引学生“人”,除了地理位置,拥有强悍的综合实力、出色的学科专业外,学校的人文环境也十分重要,历史、遗址、人文、绿化都能让学校锦上添花。比如就绿化覆盖率来说位于我国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贵阳的贵州大学、南昌的南昌大学、重庆的西南大学绿化覆盖率分别是72%、70%、67%和42%。贵州医科大学是国内较早的9所高等医科院校之一,创建于1938年,如今刚搬迁至云漫胡校区,有很多工作还将继续与完善。贵州医科大学有近百年历史、也有千年古墓遗址、云漫湖校区现代化校园仍需进一步努力,尤其是绿化方面有待进一步解决。虽然有一定绿化比例,但内部绿化还存在很多空格需要填补。学校3278亩校园面积,内含大松山水库约400亩,许多地表裸露,每当大风天气,尘土飞扬;大雨天气,水土流失;且由于近年降水偏少,水库补水困难,水位下降,泥土外露,有环境恶化的倾向。学校财力有限,凭一校之力,恐难完成绿化养库任务,为给学校营造优良的教书育“人”的绿化环境和人文景观,保持绿水青山的人文自然景观。还需要政府协调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等相关部门支持学校部分经费用于云漫湖校区完善校园绿化建设。大学人文景观是为了讲好大学故事,传播大学声音,很多高校都有人文景观布局。重视人文景观建设,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题中之意,也是文化建校的有效方式。然而,在贵州医科大学人文化景观设计和修建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尽可能和学校的历史、文化、专业、人物及精神有传承并有创新,这样的人文景观自然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兼具艺术气息、历史底蕴和思想内涵的人文化景观,才能带来审美的愉悦,才能启发人、引领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学校人文化景观建设方面予以帮助和倾斜,尤其是古墓群的保护与学校景观设计有机统一。 学校3278亩校园面积(内含大松山水库约400亩),目前学校有运动与健康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是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十余年内培养百余名全国冠军,为社会培养了千余名人才。学院自2009年开设户外运动本科专业以来,水上项目开设有皮划艇、桨板、龙舟、独竹漂、游泳等课程。皮划艇作为专业必修课,大一学习36学时,大二专业选修72学时。需要在校内水库开展教学,近10年培养了上千人的户外运动水上专业学生。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全国知名水上俱乐部从事水上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赛事活动。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大力发展。2020年我校加入中国皮划艇协会和赛艇协会,作为高校成员之一;2023年5月我校与国家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签订高校桨板项目发展计划,得到国家水上管理中心大力支持和发展帮助,为我校教师提供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具体建议一: 恳请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云漫湖校区内大松山水库的使用权问题。 具体建议二: 近日S1线开通点亮了贵阳轨道交通最重要的一块区域,成为贵安新区联动贵阳主城区的又一条大动脉,必将加速推进贵阳贵安综合交通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轻工学院等院校顺利落户和搬迁,辖区新聚集人口约4万人,全镇常住人口已超10万人。打通城市路网关键节点成为贵安西南角“堵点”的激活器,师生和居民出行需求通勤、购物和就医等城市内部交通需求短板一定会明显改善。建议相关部门增加马场镇与贵安S1号地铁末稍进出口的小型无人驾驶汽车接驳专线,丰富公共交通资源供给或者适当增加公交车站和运营班次,让10多万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
|
办理答复: 杨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人文景观打造贵安新区集聚人气的亮丽名片的提案》收悉。感谢对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的关心。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松山水库使用权事宜”建议的办理情况 贵安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移交大松山水库使用权相关事宜无意见,具体移交工作由贵州医科大学与产权单位贵州贵安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贵州贵安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协商。目前,贵州贵安生态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已同意将大松山水库移交给贵州医科大学管理使用,贵州医科大学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双方已初步协商起草《大松山水库托管协议》(以下简称《托管协议》),待进一步磋商完善后签订。其中,《托管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如水库日常维护、水质保护及安全防范;托管范围内开展教学、科研、生态保护等非营利性活动;开展景观打造和绿化建设等进行了明确。 二、关于“增加马场镇与贵安S1号地铁末稍进出口的小型无人驾驶汽车接驳专线”“丰富公共交通资源供给或适当增加公交车站和运营班次”建议的办理情况 2025年5月,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无人驾驶花溪大学城专线”在贵安新区正式开通运营。开通的专线串联起花溪大学城多所高校,有效满足师生日常短途通勤需求。后续根据轨道交通S1号线贵安区域地铁和马场镇交通需求实际情况计划延伸线路,将大学城商圈与生活区纳入接驳网络,通过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与智慧化水平,为高校师生及周边居民开启智能出行新体验。 按照《贵安新区直管区公交路线优化设计规划方案》,2025年已完成贵安新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7条,马场镇周边现有公交线路5条(分别为702路、709路、710路、贵安6路、贵安7路),分别连接通往贵阳北站、贵安高铁站、大学城环城快铁站、大科城站、高峰镇等重点交通枢纽及主要城市区域,可与轨道交通S1线、环城快铁便捷换乘,基本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下一步,将结合贵安新区公交发展实际及市民出行需求,进一步优化调整现有公交线路。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 2025年7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海荣;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