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贵阳市打造正安吉他产业综合体验中心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5-07-16 11:03:2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5〕32号 | 类别:A |
政协委员:赵山 | 届次: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在贵阳市打造正安吉他产业综合体验中心的提案 | 编号:4455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 会办单位: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贵州正安县作为“中国吉他之都”,经过十余年发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近五年年均生产吉他超240万把,占据全球七分之一市场份额。并形成“吉他工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2023年正安吉他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然而,当前正安吉他有点“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感觉,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知名度,但目前在省会城市贵阳却没有展示正安吉他产业的地方。 因此,在省会城市贵阳打造正安吉他产业综合体验中心,响应省委省政府“强省会”战略和《关于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的意见》中“促进吉他等特色产品出海”的部署,是推动“吉他+”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关键举措。建议在贵阳市打造“正安吉他产业综合体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通过省会城市窗口效应,进一步放大“正安吉他”品牌价值,推动产业升级与文旅深度融合,通过省级统筹、市区联动、跨域协作,可将贵阳打造为“正安吉他”走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战略支点,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具体建议一:省委政府支持在贵阳市打造一个集“文化展示、研学体验、工业旅游、商贸服务”于一体的正安吉他综合性平台, 1、文化展示区:以沉浸式展陈形式,展示正安吉他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流程,结合《吉他兄弟》电视剧、《吉它.吉他》音乐剧等影视资源,打造吉他文化IP; 2、研学体验区:联合省教育厅,设立吉他制作、演奏课程,吸引中小学生及音乐爱好者参与,并联动正安国家级研学基地资源; 3、工业旅游区:复刻正安吉他生产线场景,提供定制化吉他制作体验,配套“音乐主题餐厅”“吉他主题民宿”等业态; 4、商贸服务区:整合正安吉他自主品牌及国际代工产品,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对接“一带一路”市场。 具体建议二: 通过节庆活动赋能,例如在贵阳国际音乐节、数博会以及路边音乐会等活动等平台增设“吉他主题周”,或者在这些活动体现或展示融入正安吉他元素符号。 具体建议三: 美育融合大力推进吉他进校园活动,将吉他纳入贵阳市以及全省中小学美育课程,推动正安吉他列入省级教学器材采购目录,支持学校采购本地品牌。 |
|
办理答复: 赵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贵阳市打造正安吉他产业综合体验中心的提案》收悉。感谢对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请省委省政府支持在贵阳市打造正安吉他综合性平台”建议的办理情况 欢迎遵义市及正安县相关各方选址贵阳建设“吉他产业综合体验中心”,待相关建设方案出台后,我市将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为体验中心建设提供全力支持。另外,省相关部门也明确表示将对正安吉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最大支持。省委宣传部:一是在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展览展示活动中,组织正安吉他产品展示展销和宣传推广,提升其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吸引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培养正安吉他文创设计管理运营人才,为正安吉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三是积极推动将正安吉他纳入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530计划”重大项目,推动正安吉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省商务厅:一是已将正安吉他列为重点出口产品,将依托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指导正安搭建专业化跨境电商平台。并引导其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推动正安吉他入驻主流电商平台海外站点,拓展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二是持续利用各类展会平台,组织正安吉他参加美国乐器展、俄罗斯乐器展、印尼乐器展等专业国际性展会和服贸会、消博会、进博会等展会,宣传推介正安吉他,帮助正安吉他开拓国内外市场。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组织正安吉他产业园区有关企业参加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为企业搭建展示展销、商务洽谈平台,引导企业“走出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积极支持正安吉他产业发展,对有融资项目申报需求的重点吉他生产企业,加大申报指导力度,积极争取省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省工业和省属国有企业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和相关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助力吉他企业发展壮大。 二、关于“通过节庆活动赋能正安吉他发展”建议的办理情况 城市节庆活动融入吉他元素,既可以丰富节庆活动内涵,又能提升城市文化活力。我市将探索以爱乐之城为纽带,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宣传吉他文化,影响带动正安吉他产业发展。 (一)突出贵阳特色,打造“吉他+”主题音乐会。一是打造本地乐队与吉他手的舞台,邀请贵阳本土乐队、独立音乐人或吉他爱好者参与演出,表演民谣、摇滚、指弹等风格,展现吉他音乐的多样性;二是与贵州民族音乐融合,将吉他与其他民族乐器(如芦笙、侗族琵琶)结合,改编传统民歌(如《侗族大歌》《苗岭飞歌》),创造独特的“山地吉他风”;三是街头互动教学吉他,设置简易吉他体验区,观众可现场学习简单和弦或节奏,增强参与感,加强吉他元素宣传。 (二)结合城市地标,强化宣传效果。在贵阳市甲秀楼、文昌阁、花果园白宫等标志性景点或人气商圈,以吉他造型的灯光装置、艺术雕塑或涂鸦墙作为背景,拍照打卡点搭配标语,直播音乐会片段,发起短视频挑战,邀请网友投稿吉他cover作品等方式吸引市民和游客互动。 (三) 联动多方资源,扩大影响力。一是加强与本地音乐机构合作,联合本地琴行、音乐培训学校提供器材支持或赞助,推出“学吉他优惠活动”。 二是推出文创衍生品,通过定制贵阳主题的吉他拨片、徽章或明信片,作为活动纪念品。三是争取企业赞助,吸引乐器品牌、文旅企业冠名支持,提升活动可持续性。四是固定时段举办吉他音乐会,如“周末吉他夜”“夏季音乐季”,培养市民习惯性参与,并逐步发展成吉他弹唱比赛、原创音乐大赛,挖掘本土人才。 三、关于“大力推进吉他进校园”建议的办理情况 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国家课程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设置,校本课程由学校按规定设置,因此我市不具备将吉他纳入学校美育课程设置的权限。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 2025年7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