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解读回应政策解读权威解读

《贵阳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方案》解读

发布日期:2021-02-11 17:18:38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出台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但同时,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搞非农建设的行为仍然存在,挤占了大量耕地和优质粮田,不同程度造成了耕地损毁和粮田减少。

针对当前耕地“非农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随即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20〕316号)。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的政策要求,贵阳市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方案>的通知》(筑府办函〔2021〕7号)(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将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细抓实,按照国办发明电〔2020〕24号文件明确的当前最突出的6种耕地“非农化”行为(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违法违规批地用地),强化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分类处置,坚决止住增量,逐步消化存量。对2020年9月10日之前已经出现的耕地“非农化”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积极妥善处置;对2020年9月10日之后的新增耕地“非农化”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整改落实到位,构建长效监管机制,遏制新增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方案》明确成立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交委等市直有关部门以及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为成员的制止耕地“非农化”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全市制止耕地“非农化”工作。并对市直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负责指导督促本领域、本行业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责任机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切实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负责。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对存量问题及时分类处置纠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新增问题发生。


文件原文:筑府办函〔2021〕7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市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工作方案的通知

附件:

分享到:

上一篇:贵阳市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媒体解读)
下一篇:《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贵阳贵安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解读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