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贵阳贵安关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2022-11-05 14:25:2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经市政府同意,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阳贵安关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意见》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贵阳贵安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机遇,以“强省会”为抓手,“六抓”为着力点,狠抓产业振兴、经营主体、土地经营、资金整合、美丽乡村、基层组织,突出产业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市委围绕贵阳贵安乡村产业振兴,提出要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乡(镇)要因地制宜明确主导产业,村要紧盯规模效应打造拳头产品,围绕优势产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独具特色的农村家庭经营业态,提升农民技能培训精准性,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7月29日,贵阳贵安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做优农业,抓好“五个一”,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
为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工作意见,市政府按照省委对贵阳贵安提出的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强调乡村产业振兴对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性地位。由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工作部门,在充分调研、认真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贵阳贵安关于“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意见》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构建乡村产业融合化、产企发展一体化、家庭经营多样化、人才队伍技能化的乡村产业振兴新格局,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意见》的主要考虑
《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立足贵阳贵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突出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推进实施“五个一”工程,主要考虑就是破解贵阳贵安农业产业综合实力不强、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不高、社会化分工不够优化的现实问题。《意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创新工作举措,注重工作实效。突出把握五个关键环节,“一乡一业”突出产业、“一村一品”突出产品,“一产一企”突出主体、“一家一特”突出农户、“一人一技”突出就业,综合考虑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全要素融合,以一场农业产业的大变革来推动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
提出通过实施“五个一”工程,实现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乡融合、产村融合成效显著,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和发展格局逐步构建,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的总体目标。按照目标化、清单化、年度化提出2022年至2025年的发展目标。
2022年,全市10个区(市、县)所辖乡镇全面完成主导产业选定,“一乡一业”发展全覆盖,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空壳村,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400个以上,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达40%以上。
2023年,建成农业特色专业乡镇10个,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30个以上,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570个以上,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达50%以上。
2024年,建成农业特色专业乡镇20个,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60个以上,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790个以上,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面达60%以上。
到202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达430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达250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达3万元以上。建成特色产业产值达10亿元的乡镇5个、5亿元以上的乡镇30个以上,打造主导产品总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以上。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00家以上、家庭农场达3500户、种养大户1万户以上,累计培养农业农村实用新型人才达8万人、职业农民3万人以上,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
四、《意见》的主要内容
《意见》共包括五个部分十九条具体内容,归纳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要在深入实施“五个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农民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坚持市场主导、坚持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分年度分目标推动发展,力求实效。
第二部分为主要任务。共有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实施“一乡一业”工程,推动乡镇产业发展壮大。围绕省级明确的区(市、县)“一主两辅”特色主导产业,强化乡镇主导产业规划布局,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成效。到2025年,建成特色产业产值达10亿元的乡镇5个、5亿元以上的乡镇30个。
二是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提高产村融合发展水平。围绕乡镇主导产业,突出村级主导产品定位,强化品质提高、品牌打造和产业链延伸,促进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到2025年,打造主导产品总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占全村总产值50%、从事主导产业农户达村常住农户40%以上的“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以上。
三是实施“一产一企”工程,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主导产业的企业数量规模,进一步发挥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产企融合发展水平。到2025年,确保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0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达20家以上(引进9家)、省级达130家以上,实现每个乡镇的主导产业有1个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联结覆盖发展,全市蔬菜产值达200亿元、畜牧业产值达100亿元、茶叶产值达20亿元、水果产值达50亿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00亿元以上。
四是实施“一家一特”工程,夯实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根基。突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多业态农户家庭经营培育扶持,形成一批规模适宜、效益突出、各具优势、业态丰富的农村家庭经营业态。到2025年,认定家庭农场达3500户、种养大户1万户以上,农村新型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休闲农业等业态从业农户达1万户以上。
五是实施“一人一技”工程,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聚焦产业、就业,突出培训精准性,培育一批职业农民和专业技术人才,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到2025年,累计培养农业农村实用新型人才达8万人、职业农民3万人以上,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
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四个方面的保障,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产业项目安排挂钩,切实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各地产业布局,提升市场主体联结发展的精准性,增加可操作性,《意见》还增加了《贵阳贵安特色主导产业及“一产一企”指导目录》《贵阳贵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指导目录》作为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