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财政审计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经开区管委会

经开区2018年本级财政决算(草案)报告及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9-08-06 12:30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草拟了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财政决算(草案)及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现向经开区管委会进行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8年经开区财政决算情况

2018年,经开区财政局在区工、管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工管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要求,依法理财,履职担当,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构建我区“4+1”现代产业体系主体架构,着力推进我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医药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积极防范债务风险,圆满完成了2018年的各项财政收支任务,为促进了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18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下降23.49%。其中税收收入131,534万元,比上年增长3.0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5.88%,税收质量创历史新高。非税收入完成5,649万元,比上年下降89.07%,非税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同比减少。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当年收入总计239,3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183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34,668万元,调入资金11,59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3,216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565万元,上年结余7,132万元。支出总计239,35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457万元,上解支出19,527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33,216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084万元,当年净结余4,070万元,2018年收支平衡。

经开区预备费使用情况:年初安排预备费2,000万元,全部用于弥补当年收支平衡。

经开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动用情况,2018年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565万元,全部用于弥补当年收支平衡。

经开区“三公经费”支出情况。2018年“三公”经费合计支出592万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33万元,下降28.24%。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321万元,比上年下降79.12%,下降原因是我区工业项目落地较少,工业用地出让减少。

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收入总计114,107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10,32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7,195万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5,320万元,上年结余1,071万元。支出总计117,808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78,28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

35,520万元,上解支出4,000万元。收支相抵,赤字3,701万元,主要原因是按照省财政厅黔财综〔2018〕81号文件,经开区政府性基金2018年应上解省财政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资金4,000万元,由于我区2019年基金收入财力紧张,导致我区2018年基金预算形成赤字。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300万元,2018年未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收支相抵,结余18,300万元,全部调出入到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支出。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18年,财政厅下达我区政府债务限额58.38亿元,政府债务余额56.28亿元。2018年经开区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

2018年,经开区财政局认真落实工、管委各项决策部署,严格执行预算法各项规定,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收支管理,提高资金绩效,财政管理和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税收增长点不多,收入总量仍然偏小,财政增收形势严峻,支出压力日益增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亟待提高;三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亟需加强,债务风险需有效防范;四是财政改革需不断深化,科学理财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将按照打造千亿量级园区为目标,以增收节支为核心、改革创新为动力、规范管理为抓手、勤政廉政为保障,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税收收入和可用财力“两个比重”,有力有序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505万元,实现年初预算的57.5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5,772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4,733万元,非税收入占公共预算收入比重18.3%。

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04,351万元,同比下降3.43%。其中八项支出完成91,020万元,同比增长1.4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上半年,经开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0,120万元,市级土地成本返还36,361万元,收入总计46,48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9,256万元,支出主要用于经开区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的发展。

(三)上半年财政运行特点

一是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自去年底以来,中央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下调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增值税税率,退还部分企业期末留抵退税额,扩大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出台新的支持研发创新的税收政策,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等,这些减税政策重点是减轻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负担,支持工业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而我区的工业在全区经济中占比较大,工业产值方面:我区工业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约七成左右。企业户数方面:全区注册的纳税企业合计超1万户,其中:注册的工业企业为2,601户,占比为25.8%(工业企业中规上企业93户,占全区工业企业的3.58%)。税收方面:工业企业税收占我区区级税收大概在20%左右。国家出台的系列减税政策对类似我区这种以工业为主的区县减收影响极大,所以今年收入增长难度大。

二是房地产业税收减收大

经开区在2014年以前,税收主要靠房地产业支撑,曾经房地产业税收占到全区财政收入的60%以上,房地产业税收系一次性收入,到现在土地资源已开发完毕,虽然近几年经开区一直在做升级转型,新增税源体量完全无法弥补以往年度的房地产一次性收入,2019年,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楼市不容乐观,经税务部门核算,房地产业税收受房价、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滑较大。

三是老税源在逐步萎缩,新的税源增长点还难以形成。经开区2014年以来,税收主要依靠房地产业支撑,随着土地资源的匮乏,我区房地产业税收也在逐步萎缩。我区目前有18家房地产企业,今年一季度楼盘基本销售完毕,税收呈现整体下滑态势。而我区拟发展的大数据安全产业园和数字物流园等新经济新行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总量不大,对财税的贡献相对较小。招商引资引进的项目也都还在税源涵养期和哺育期,还未形成产能,难以形成新的税源支撑点。

四是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带给企业实实在在的减负,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成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税收的减收;另一方面,在收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教师工资、行政事业单位社保调标等刚性支出保障标准和范围不断提高和扩大,财政支出压力增加,财政收支矛盾今年尤其凸显,我区今年的财政收支平衡较以往任何一年都大。

三、2019年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坚持增收节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围绕收入目标任务,加强税源分析,密切关注重点税源,进一步加大征管力度,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收入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力度,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征缴入库。注重财政收入质量,着力优化调整收入结构,提高税收收入占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勤俭节约,压缩区级各单位部门行政经费5%以上,“三公经费”继续压缩3%以上,压缩后腾出的资金投入到经开区经济社会亟需发展的重点领域。

(二)贯彻落实减税降费工作,助推实体经济

切实落实减税降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减税降费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和国家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增值税减并税率(包括将制造业等增值税税率由现行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由10%降至9%;同时通过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0%幅度减征“六税两费”等普惠减税政策,释放政策红利。及时落实3月5日《关于做好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工作的通知》涉及的三方面12项举措,把好事办好。同时,推进减税降费工作与优化涉税营商环境紧密结合,多渠道对减税降费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帮助企业对最新政策应享尽享,轻装上阵。

(三)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为切实解决我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和贯彻落实工管委关于构建产业金融体系的要求,区财政2019年将根据区级财力状况,会同区金融办、区投资服务局就如何利用现行政策撬动资金解决我区实体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构建好经开区产业金融体系,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助力实体经济做大做强。

(四)切实加强债务风险防控,确保不发生地方性债务风险事件

一是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消化存量债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妥善处理存量债务,继续通过争取债券资金用于置换到期存量债务本金滚动置换;二是通过缓建未开工项目,暂停非必要项目和强化对项目的审计等措施化解部分隐性债务;三是研究提出经开区政府债务适度举债、科学使用、有效管理和如期偿还的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债务风险防范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五)强化财政管理队伍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新要求,提高区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和区财政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2019年4月组织区属各单位财务人员和财政干部赴西南财经大学参加财务干部业务知识提升专题培训学习,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政府采购规范程序等财政业务知识,强化财务人员对财政性资金使用规范性意识,切实保障财政资金使用安全,确保各项财政管理改革顺利推进。

四、2019年下半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

2019年我区财政工作仍面临着政策性减收因素多、新增税源不足、刚性增支因素较多以及债务偿还与中长期支出责任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财政运行形势仍较严峻。经开财政将在工管委的领导下,按照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着力优化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全力支持园区建设,加大扶持重点企业、主导产业、重点行业、新兴产业发展。着力优化调整收入结构,坚持既提高财政收入总量,又注重财政收入质量。推进依法理财,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收入清理稽查,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二)着力保障重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深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全力保障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方式,进一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基金组建和项目落地速度,引导社会资本助力经济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着力改革创新,提升理财能力水平

强化预算统筹,完善预算支出定额标准,严格执行年初预算,依法、依规、按程序使用财政资金,推进财政结余结转存量资金常态化管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合理拨付和调度资金,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规范性。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出台我区全面深化绩效管理改革的意见,尝试将绩效管理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论证机制,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机制。

(四)着力绩效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推行公务卡制度,严控“三公”经费等公务消费支出。加强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及问责机制。强化财政监督检查,严格查处专项资金挤占挪用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程序及方式,提升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效率。深化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持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和规模。

(五)着力提高素质,推进财政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廉政建设。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确保财政干部遵规守纪、廉洁自律。二是抓好基层党建。推进“学习强国”、“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三是抓好学习培训。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机制,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和财政业务学习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改进干部作风,优化财政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2019年下半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将按照建设发展型财政、民生型财政、绩效型财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深化财政改革,激发活力,抢抓机遇促转型,上下同心谋跨越,为加快经开区发展跨越而努力奋斗!
附件:

2018年财政决算公开附表.xls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