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财政决算(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23-10-08 09:4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一、2022年经开区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08亿元,同比增长0.52%(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6%),加上级补助收入8.58亿元、上年结余1.89亿元、调入资金9.02亿元(其中:政府基金预算调入9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0.0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3.0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29亿元,收入合计37.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4.75亿元,同比增长26.89%,加上解上级支出6.58亿元、债务还本支出3.05亿元、调出资金0.87亿万元(全部为调出至花溪区支出的民生资金),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13亿元,支出合计37.91亿元,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67亿元,同比下降55.64%,加上级补助45.99亿元、上年结余0.11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14.56亿元(其中:再融资债券收入9.7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收入4.79亿元),收入合计70.33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91亿元,同比增长80.23%,加上解上级支出0.05亿元、债务还本支出9.77亿元、调出资金9亿元,支出合计69.73亿元、年终结余0.6亿元,支出合计70.33亿元,实现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02亿元,加上年结余2万元,收入合计1.0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亿元、加调出资金0.02亿元,支出合计1.02亿元,实现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
2012年区划调整后,经开区不再承担社保职能,无需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决算草案,在提请管委会审查之前,已经贵阳市审计局审计。
二、收支决算总量与结构情况
各类别支出执行数总量及结构与预算基本一致,未出现超预算支出的情况。支出总量与结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相关法规的规定。经开区民生投入10.09亿元,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0.77%,其中:公共安全支出1.32亿元,教育支出4.8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58亿元,卫生健康支出0.11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31亿元,农林水支出0.05亿元,住房保障支出1.03亿元,其他民生支出0.86亿元。支出预算按照“保‘三保’、保偿债、保重点”的顺序安排,达到中央、省、市及工、管委的要求,各项支出按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有序拨付,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保障了中央、省、市及工、管委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区属各部门履职的需要。
三、重点工作和区工、管委决策落实情况
2022年,面对宏观经济承压加大、多轮疫情冲击等复杂严峻的形势,区财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区工、管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年初预算,合理安排支出顺序,保证财政支出强度,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经济大盘,财政实力稳步提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1.抓经济,强根基,积蓄力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推进“两主一特”产业发展;全年拨付兑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26亿元,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一批先进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引导企业转型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着力发展航天十院基础件产业集群项目。
二是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资金对投资的引领拉动作用,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激活发展“引擎”,全年争取专项债券资金4.79亿元用于支持绿色数据中心、新基建一期2个项目建设。
三是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人才专项资金0.18亿元,用于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保障及人才公寓建设等工作;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0.23亿元,用于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2.保重点,优保障,充分释放财金政策红利。
一是减税降费再发力。把稳经济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首要任务,落实减税降费支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2022年经开区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口径为6.35亿元,为市场主体减负担、增活力、添信心;
二是惠企政策再发力。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财政共投入0.31亿元,通过流动贷款贴息、企业达产增效奖励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拨付0.94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提振市场消费信心。
三是金融政策再发力。持续推进“1+2+3+N”产业金融体系,以盈科一品金融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全力做好纾困贷款投放工作,推动信贷政策精准直达企业,促进中小微企业信贷规模不断提升,累计帮助303家企业获得贷款授信8.72亿元。
四是基金产品再发力。完成产业发展基金工商注册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产品备案,基金已具备出资条件。储备产业发展基金项目60个,2022年完成3支子基金和3个直投项目的投资,完成投资1.08亿元。
3.办实事,惠民生,点面共进深化民生福祉。
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2022年民生类支出10.1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40.77%,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的成果逐步显现。一是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全年教育支出4.5亿元。二是加大公共安全投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全年公共安全投入近1.31亿元。三是支持稳就业、促发展,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年社会保障投入近0.58亿元。四是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经开区生态环境质量,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全年支出生态保护资金0.14亿元。
4.稳增长,防风险,保障财政运行安全高效。
一是统筹增收聚财挖潜。持续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监控,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对重点税源企业实行动态监测,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加大非税收入组织力度,落实国务院关于盘活存量资产工作部署,加快存量资产盘活处置力度。
二是加大向上争资力度。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强省会支持政策,向上争资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收到上级各项转移支付3.95亿元,较上年增加2.41亿元,增长156.66%;新增专项债4.79亿元,较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92.73%;申请“四化”基金项目两个,获得投资8.5亿元。
三是强化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健全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科学合理安排债券发行节奏,有序偿付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坚决制止违法违规新增债务行为,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完成年度化债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
5.增质效,谋突破,加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一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持续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严格预算项目审核,完善预算支出标准,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规范性和精准性。
二是健全预算执行管理体系,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严格控制预算、核算、决算,持续细化预决算公开,促进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
三是继续推进非税电子票据系统和缴费系统应用,依托非税收入系统做好日常非税收入征缴工作,加强监督检查。
四是加强对银行账户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加强对经开区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消除财政资金存放隐患。
五是发挥政采政策功能。强化政府采购电子平台使用,提升透明度,进一步落实采购主体责任,推动经开区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贵州省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完成采购218宗,采购资金285万元;完成限额标准以上采购9宗,预算资金2,135万元,中标金额2,114万元,节约资金21万元。
六是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区22个一级预算单位同步编制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财政批复263个项目绩效目标,涉及资金7.73亿元,实现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抓实重点项目绩效评价,选取平桥街道办事处进行整体绩效评价,对建设管理局的利民工程、环卫一体化两个项目开展事后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财政资金1.39亿元。
四、部门决算主要情况
从全区部门决算填报汇总情况来看,2022年,纳入区级部门决算填报范围的独立核算机构22户,区级部门财政拨款(包含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下同)收入决算6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9.78亿元,增长97.26%。区级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60.47亿元,比上年增加30.69亿元,增长97.03%。主要原因是2022年划拨用地土地成本支出、道路建设支出和PPP项目财政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扶持资金支出增加。
五、收入决算情况
2022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0.45亿元,同比下降26.05%,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完成16.91亿元,同比增长8.6%。非税收入4.6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0.73%,同比增长428.13%。
税收收入方面,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三个主体税种收入占税收收入的53.14%,均为负增长,主要是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造成税收减收。
非税收入方面,增幅较大的原因主要是为弥补税收收入大幅下降的缺口,确保年度收支预算平衡,经开区加大盘活存量资金资产资源力度,增加非税收入。
六、财政转移支付决算情况
2022年,中央、省和市对经开区财政转移支付决算数为3.95亿元,其中税收返还0.83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2亿元、专项转移支付1.12亿元。
七、政府债务情况
(一)政府债务限额情况
2022年省财政厅下达经开区政府债务限额71.2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5.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46.02亿元。
(二)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经开区政府债务余额71.2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5.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46.02亿元。经开区政府债务余额未超过政府债务限额。
2022年财政决算虽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受疫情影响实体经济疲软,房地产行业下行,土地出让收入减收明显,再加上落实留抵退税政策,财力增收压力加剧;二是“三保”及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同时还承担疫情防控、助企纾困等支出责任,财政收支矛盾较往年更为凸显;三是政府性债务处于偿债高峰期,化解债务压力较大。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23年预算已执行6个月,总体看,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仍然不景气,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大幅下滑,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压力较大,财政收支运行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及工、管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强化收入管理,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强化预算约束,按照“保‘三保’、保偿债、保重点”的支出顺序,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确保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履行好财会监督主责,统筹做好审计反馈问题的整改,强化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经开区奋力谱写“强省会”新篇章贡献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