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贵阳市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加大医保经费投入及完善工作队伍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0-11 15:49:3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3〕33号 类别:A
人大代表:付江 届次: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标题:关于加大医保经费投入及完善工作队伍建设的建议 编号:111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关于加大医保经费投入及完善工作队伍建设的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2月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经办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服务下沉,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 

但基层反映,由于基层力量配置等方面存在短板,导致医保经办业务下沉工作存在一定困难,为参保对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仍有待打通,亟需引起重视。一是数据互认和信息共享亟待完善。我省医保业务经办信息系统完全依赖“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区级无权对此平台进行管理,硬件维护、运维需求、项目管理需要经常性协调,窗口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下沉人员对服务窗口针对性培训较少,在受理工作、信息维护等服务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存在信息系统责任不清,产生业务经办熟练程度连续性不足以及核心权限无法下放带来的突发性问题。二是基层力量和专业人才亟待充实。医保是覆盖面最广、服务对象最多的险种之一,以云岩区为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75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25.19万人,占全区在籍总人口的41.2%以上,医保工作服务受众量多,基层医保经办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由于精力不足、专业不精等因素,导致医保经办业务下沉受制于内控风险、人员配备、设备配置,工作开展受到阻碍。目前南明区医保局在编 5人,医保中心在编22人,临聘29人,在职人员合计56人。观山湖区医保局在编3人,下设两个中心,医保中心在编11人,新农合中心在编8人,临聘18人,在职人员合计40人。而云岩区医保队伍在编人员仅12人,其中区医保中心6名在编人员中3人为行政管理人员,1名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2名为基金会计,难以做到18个街道(镇)全覆盖,按照中心工作量要求,至少需要40名经办人员,因财政预算资金有限,中心仅外聘了22名工作人员(其中6名为贵阳银行资金支持),在基金监管方面云岩区医保局管理的两定机构已达500余家,因工作人员不足,监管难度大,并且医保局作为新成立的单位,一直未能配备公车,无法确保对两定机构的全覆盖。

因此,建议:

一是建议市医保局向省级医保信息维护部门申请“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运行维护服务延伸到区县,避免层层上报影响工作效率。

二是建议以行政村(社区)为基本单位,探索推出医保服务全区通办点建设,借力“一圈两场三改”、政务下沉2+2模式的东风,建强社区级医保经办员队伍,提高基层经办质量,使参保群众可就近在通办点办理业务,实现民生事项在街道全部可办。三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医保部门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按照服务人群的规模匹配经费,特别是要加强队伍建设,增编扩容,完善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保队伍,加大对欺诈骗保的打击力度,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稳定,守住老百姓的救命钱。


办理答复:

付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医保经费投入及完善工作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医保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建议后,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建议列为市人大社会委牵头督办件,由市人大、市政府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该建议的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医保信息系统服务功能”方面建议的办理情况

根据我市医保部门与您沟通,您的诉求主要为申请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以便于区(市、县)医保局可提取辖区内医保相关数据。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由贵州省医疗保障局统建统管,根据该局《贵州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与运维管理方法》相关规定,各区(市、县)的医保数据提取需求均可通过该系统的业务管理运维子系统实现。下一步,省医疗保障局将根据国家医保局“两结合,三赋能”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各市(州)“数据专区”,进一步优化数据的提取和使用。

二、关于“探索推出医保服务通办点建设”方面建议的办理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圈两场三改”工作部署,以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同志在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工作专题会上的讲话精神,全市医保系统奋力构建统一、规范、便捷、智慧的医保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功能设施齐全、覆盖人群较广、业务延伸至村(社区)的服务站点,聚力把“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真正打造成群众的幸福“生活服务圈”。一是推进医保事权下沉,结合省医保局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及贵阳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要求,将9项医保政务服务下沉乡镇(街道)办理、7项医保政务服务下沉99个试点村(社区)办理,增强基层治理自主权,提高群众办事效率。二是加强资金配套建设,截至2023年8月,市医保局共向各区(市、县)下达了2023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资金650万元,用于支持基层医保服务网建设,已有786个村(社区)开通医保专网,初步建成四级(市、县、乡、村)服务主干网络。三是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通过安装自助服务一体机,将部分事项扩展到银行网点、医院、移动营业厅办理,目前,全市共安装30台自助服务一体机,可查询、办理、打印医保经办业务37项;将门诊慢特病申办、跨省异地转诊备案下沉到全市200多家医院直接办理;将社保卡个人即时申办、勘误换卡、密码修改、注销等业务下沉到100余家贵阳银行网点办理;实现单位和个人参保登记、变更、查询等高频业务在贵州医保服务平台和贵州政务网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可在“国家医保服务”APP、“贵州医保”微信公众号、“数智贵阳”微信小程序等移动端办理。

三、关于“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建议的办理情况

目前,贵阳市(含区级)医保队伍共有行政编制72名,在编64名;参公编制94名,在编88名;事业编制234名,在编215名。全市医保队伍干部职工大学及以上学历共324人,占88.28%,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2人,占8.72%。主要分布在社会保障、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计算机、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43人,占11.7%。在干部队伍培训方面,我市一直注重医保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自市医保局成立以来,相继开展了基金管理、医保政策法规、综合业务等相关培训,共计参训人数852人次,通过系统培训,大大提升了医保队伍医药服务管理、药品招采、基金监管等能力,做到知识观念常更新、技术水平常提高。在医保经费投入方面,2021年—2023年共计安排医保专项经费1385万元,主要用于基金监管、提升医保监管能力培训、完善工作队伍建设、打击欺诈骗保等,医保基金运作安全平稳。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从人、财、物等方面着手,做更周密、系统的部署,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

一是合理配置经办人员,建强基层服务队伍。整合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村(社区)“两委”干部,乡镇(街道)明确1名分管医疗保障工作的责任人,配备1—2名专(兼)职医保业务经办工作员;村(社区)指定1名专(兼)职服务人员,建立相对稳定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医保服务队伍,解决基层医保经办“谁来干、干什么”的问题,让参保群众切实感受到办事的便利性、规范性、高效性。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能力。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对四级经办人员分批次有序开展政治思想、政策理论、实际操作、业务能力等培训,不断提升经办人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在基层建立服务意识强、业务技能高的经办人员队伍。

三是统一场所建设标准,优化窗口服务功能。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市、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规范推进基层医保服务窗口建设。对照贵阳贵安“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标准,从硬件、服务、管理标准等3大类、11项指标方面进行规范建设。同时,推进医保服务事项标准化管理,为参保群众提供“一门进、一站式”服务。

四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基层站点有效运行。我市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从市、区级层面加大对医保能力建设资金投入的倾斜力度,从场所建设、设备配置、运行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撑保障,确保乡镇(街道)、村(居)级基层医保服务站点有效平稳运行。

最后,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

2023年9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青;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贵阳市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向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倾斜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推进修文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