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贵阳市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4-11-18 09:26:0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4〕43号 类别:A
人大代表:王光举 届次: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标题:关于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编号:80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建议内容:

关于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省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来,工业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主战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要求的提高,工业园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建议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统筹指导,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学布局,明确园区定位。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和同质化竞争。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区,实现产业集聚和资源共享。 二是加强产业引导,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大对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园区的硬件水平。完善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医疗、教育等,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便利。加强园区环保设施建设,推动绿色发展。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是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园区发展活力。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专业的园区运营管理机构,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办理答复:

王光举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工业园区发展工作的关心。收到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建议列为副市长的领衔督办件。现将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科学布局,明确园区定位”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于2022年印发了《全市工业集聚区红线范围》(筑府办函〔2022〕6号),在每个区(市、县)、国家级开发区划定工业集聚区,并在2023年底结合“三区三线”划定,对工业集聚区范围进行优化和完善,于2024年2月印发了全市工业聚集区红线范围(2024年版),要求原则上新建工业项目入驻划定的工业集聚区,推进产业集聚。2022年印发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贵安开发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定位及其细分领域的通知》(筑府办函〔2022〕2号),按照国家级开发区“两主一特”、省级开发区“一主一特”,聚焦七大工业产业,明确了各开发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细分领域。目前,各开发区均已按照既定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编制了产业规划,对产业发展方向、拟引进企业、工业项目等进行了详细规划。其中,清镇经开区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以铝及铝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态势,已列为国家“十四五”重点支持的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

二、关于“加强产业引导,推动产业升级”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推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版),2024年以来已有28个项目获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补助,补助资金约1800万元。二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在收集2024年企业拟申报意愿的前提下,对26家企业进行一对一上门诊断辅导,并组织专家赴观山湖区、综保区进行绿色工业园区申报辅导。目前,贵阳贵安绿色工厂累计达60家(国家级30家、省级30家);绿色工业园区累计6个(国家级5个,省级1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累计12家(国家级3家、省级9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累计13项。三是推进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根据《贵州省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计划》(黔工信科技〔2024〕26号)有关要求,我市系统部署并积极组织推荐企业申报全国质量标杆典型经验遴选工作。目前中安科技、飞龙雨实业、中车贵阳车辆3家企业已完成相关申报工作。

三、关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生产能力”建议的办理情况

全市各工业园区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一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大对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全力服务保障项目建成投产需要。市有关部门及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正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筑府办函〔2021〕33号)相关规定,以规划为引领,布局相应医、食、住、行等配套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二是加强土地收储。按照集约开发、集中连片、组团发展等原则,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用好用活政策,全力做好土地调规、收储等工作,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三是强化环保设施建设。各开发区均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安新区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贵阳贵安产业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筑府办函〔2022〕125号)要求,编制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补齐园区污水处理等环保短板。

四、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和企业落地”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坚持把“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作为营商环境重要标尺,持续推动“贵人服务”品牌建设,将“园区事园区办”作为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零距离服务,以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打造园区新形象。一是优化政务环境。目前“园区事园区办”48项基础事项已全面落地,各有关市直部门分别采取业务指导、技能培训、执法监督等方式进行帮扶指导和监督管理。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均按规定开展“一次办”工作,将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备案、发票领用、企业社会保险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登记开户5项合并为“企业开办一件事”套餐,将税务注销、企业注销登记合并为“企业简易注销”一件事套餐。同时设立“生产许可一件事”“纳税一件事”套餐,方便企业办事。二是优化项目服务。持续做好项目落地服务保障,以电话询访、实地走访等形式,扎实开展入园项目调研,听取企业意见和呼声,广泛收集企业在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问题,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要素保障及堵点痛点,并定期跟踪回访为企业排忧解难。下一步将聚焦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主动提供企业发展急需的政策、中介、金融、人才等“企业之家”增值服务,全力做好服务保障。

五、关于“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园区发展活力”建议的办理情况

根据省、市关于开发区体制改革要求,全市开发区已完成社会事务剥离,即开发区聚焦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将原本承担的社会事务移交至属地政府承担,开发区轻装上阵,强化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企业服务等职责职能,推进经济发展。同时,各开发区也正在开展“管委会+运营公司”改革,目前已有5个开发区设立或正在设立开发区平台公司,分别为:息烽设立了经开区平台公司,乌当实行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对乌当经开建投公司实施双重管理,白云成立了经开区专属运营公司,清镇、修文正在申报“管委会+运营公司”组建方案。同时,积极引入联东U谷、武汉佳海等优秀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巩固和深化现有各个产业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助推我市园区高质量发展。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

2024年9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垃圾分类及处理问题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农村村民住宅保障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