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贵阳市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鼓励民营经济提升老城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24-11-18 09:35:5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4〕45号 类别:B
人大代表:罗俊 届次: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标题:关于鼓励民营经济提升老城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编号:81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建议内容:

关于鼓励民营经济提升老城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下行,部分社区商业濒临倒闭,传统商业不受青睐,除餐饮和中低端消费有所回暖以外,其他业态的消费能力明显带动不足。如何更好的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再一次提振老城区商业氛围,提升商业业态,吸引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享受人口红利,值得深思! (一)传统商业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有固定客流量。传统商业综合体是我国经济发展兴起的一种商业模式,大多位于城市区域的中心,交通便利,拥有固定的人流和消费基础。既能依靠地区优势占据城市的庞大客群,又能像传统商业街一样进行对外经营,最大限度的吸引周边消费者的到来,能够汇聚人群,有较浓厚的商业氛围。 (二)传统商业的劣势。1.缺乏个性化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传统商业综合体缺少自身特色,体系经营结构较为单一,业态组合同质化,大多定位为百货商场,即很多以服装品牌为主。例如,部分商场缺少吃饭、玩乐等商铺,且入驻的品牌也不能够吸引消费者,难以把多个综合体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释放消费潜力。 2.经营业态以本土中小型商户为主,造成本土中高档消费流失。传统商业综合体布局过密、业态不丰富、中高端品牌集中度低的情况,对于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难以兼顾。例如部分传统商场布局散乱,市场定位不准确,商品档次低,经营成本高,不能满足中高消费者需求,不少市民选择到一线城市消费。 3.传统商业综合体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商业综合体存在着停车难、设施陈旧、管理有待改善等问题。例如部分商场内电梯长期暂停使用,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损坏无人修理,环境差等。有些商业综合体的停车场通道较窄,也没有设置单向行驶,停车不仅不便,且也不安全,因处于城市中心,停车费过高也导致消费者不愿停留。在晚上或周末高峰时间段,一些综合体经常出现车队排长龙等候进停车场的现象,且对周围的交通造成一定影响。综合体的这些配套设施和管理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如果不能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就会造成客流流失。 (三)传统商业综合体存在的机遇。国家大力扶持,政策倾斜。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22〕2号文件中提到,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质效,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等;为帮助中小企业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形成稳增长有力支撑,相继出台了帮扶政策,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发改财金〔2022〕271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22〕42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阳贵安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贵阳市商务局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贵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贵阳市支持“百场千店万铺”建设促进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等,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 (四)传统商业面临的挑战。在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下,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线下实体商店收到严重冲击。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营销环境和消费环境发生改变,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很多消费者通过线上购买商品;另一方面,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缺乏创新,没有活力,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二、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准施策。虽然各地对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都有政策支持,但不够精准,且门槛过高,很多小微企业因不能达到条件而享受不到政策红利。建议大力支持商家申报政府扶持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对引进品牌商户,特别是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商户及高层次管理人才运营公司,积极运用项目资助、创业扶持和引才奖补等政策予以支持,帮助提升经营水平和效益,不断推动综合体持续健康发展。 (二)通过多平台多部门合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例如,贵阳市现面向全市青年提供服务、政策、有为、福利、组织多元化一体的“青年卡”综合服务。依托全省政务服务移动端“多彩宝”APP建设运营,为14—45周岁学习、生活、工作在贵阳的青年提供线上与线下融合、政府与市场结合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切实满足青年对吃住行、娱购游、就业、健康、金融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针对入驻传统商业综合体的商户,可依托“青年卡”服务平台,对持有“青年卡”的人群进行“折上折”,根据纳税越高政府给予的补贴越高原则,折扣由经营户及政府共同承担,以更大的优惠力度来吸引这类群体进行消费。 (三)强化规划引导,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植入文化元素。一是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合理确定城市商圈总体规模,优化网络布局,完善服务功能。促进商业综合体发展体量规模适当,特色结构优化。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定位、适度超前”原则,进一步完善商业网点规划,控制新建以“购物+餐饮+娱乐”为主业态组合的初级商业模式综合体。适度加大城市沿街沿路商铺、小商品市场、美食街、建材、汽配等市场管理力度,引导商户向商业综合体相对集中,帮助集聚人气。二是支持创新业态提升。体验式消费能给受众独一无二的经历与体验,因而具有唯一性、当下性与不可复制性。近年来,狼人杀、剧本杀等在实体场馆体验的项目深受年轻人喜爱,作为当下年轻人释放压力及社交的一种方式,在传统商业综合体中可以引入这一类商户入驻,综合利用包括VR、AR在内的多媒体数码技术,提供跨媒介的多感官体验,如温度、质感、震动等在传统消费中很难体验到的综合感官效果,以优质的体验及服务吸引年轻消费者;针对“家庭式”消费,可以结合政府的宣传政策,与商场共同搭建寓教于乐的平台。如:当前生活垃圾分类已全面进入宣传发动阶段,可在商场内搭建平台,开展“垃圾分类大比拼”等亲子活动,并设置奖励机制,颁发证书和发放小礼品作为奖励,在文明家庭和道德模范等评选中优先排名等。
办理答复:

罗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民营经济提升老城区商业的对策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商贸业发展工作的关心。收到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建议列为副市长领衔督办件。现将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准施策”建议的办理情况

2019年以来,我市以培育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契机,制定出台《贵阳市关于支持“百场千店万铺”建设促进消费升级的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委托专业机构编制《贵阳市核心商圈建设指引》,分析商圈发展现状,找出推动商圈提升的措施,聚焦“爽购”“爽口”,大力推进消费载体引进建设和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老城区的商业开发重在存量市场更新升级,焕发老城商业新活力。重点从设施完善、精准定位、错位竞争、业态优化、品牌升级等维度,对商圈内老旧商业物业进行升级改造,依托国贸广场、南国花锦购物中心、星力百货、智诚名店、龙港百盛、时代广场购物中心等成熟商业的配套设施升级焕新,推动贵阳壹号THE ONE、缤纷地0851潮流汇、汇金星力城等具有时尚元素商业的年轻化创新发展,强化恒峰步行街、coco新天地地下街、市西滨河商业街等街区商业的文化娱乐体验功能,焕发老城商业新形象。一是积极支持促销活动。支持商贸企业利用自身红线范围内的停车场、前坪广场、空地、步行街区、征而未用土地等进行户外促销活动;支持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在节假日、消费旺季经营性临时占用城市人行道路、设置临时性宣传广告,并免收临时占道相关费用(原则上每月不得超过三日)。二是扩大金融支持。充分利用贵州省政策性融资担保政银风险分担机制,为小微商贸企业解决“担保难”问题;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加强对商贸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支撑。三是赋予商圈和街区管理机构四至范围内的业态调整控制、市容市貌秩序管理、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安全生产现场紧急处置、街区营销活动组织等管理权限。

二、关于“通过多平台多部门合作,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以深化商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系统性分析老城区消费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发展规律,积极释放消费需求,拓展消费新模式,挖掘消费新潜力,培育消费新动能,聚焦“消费场景、消费群体、消费文化”三大商业核心要素,全力推动老城区商业的提档升级。一是大力繁荣夜间消费。培育打造一批独具经营特色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示范街(区)内的商场、超市、影院、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经营企业开设24小时“不打烊”门店、“夜间食堂”。二是大力吸纳流量消费。积极引导支持商贸企业在全市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内设立吸引消费客流的潮品店、网红店、进口商品免税店,并鼓励新零售、新业态门店线上线下多业态跨界融合发展。三是打造文旅特色商业街。以文昌阁及甲秀楼为文创爆点,以规划新增文昌阁文化主题步行街及甲秀楼历史文化商业街两条国家级特色商业街为核心目标,并通过重塑青云路商业街体现“老贵阳,新调调”,重点投入打造三大立体化文化特色商业街,并通过整体片区文化元素联动,建设特色集聚、影响辐射更广的“贵阳文化之心”,将其发展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文化新地标。

三、关于“强化规划引导,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植入文化元素”建议的办理情况

根据《贵阳市核心商圈建设指引》,我市规划的中部核心商圈东至宝山路,南至中环路,西至花溪大道北段,北至北京路,多大型优质商业项目分布,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商圈定位为 “老城商业核”“城市文化核”“国际创新核”,通过升级改造老旧商业体、打造文化特色商业街、构建国际化商业新地标、发展夜经济示范区等各种引领性政策的落地实施,建成新老商业繁荣共生的健康商业环境,以彰显贵阳市老城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的城市风情新名片为目标,扩大贵阳城市核心商业影响力。一是推进商圈工程建设。以人民大道北段、延安路、中山路、瑞金路、中华路等为核心,协同未来方舟、花果园,对空间、功能、业态等进行提档升级,提升区域内存量商业载体能级。借助中华路延安路商业区域的先发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商业资源优势,引进一批主打顶级品牌、特色品牌的国际知名购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题商场、国际一线品牌体验店,试点建设国际化智慧商圈,集聚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精华,打造高品质、综合性商业地标,构建引领中高端消费的城市核心商业商务中心,实现老城传统商圈蝶变。二是大力推进业态创新。重点围绕青云路、青云市集、甲秀楼、民生路等载体更新和建设,发展流光溢彩、活力四射的夜间经济,打造“爽爽YE贵阳”系列品牌,尽显贵阳时尚浪漫之韵。深度挖掘贵阳城市文化传承,通过旅游、商业赋能,将甲秀楼、文昌阁、阳明祠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消费聚集街区,以文聚人、以人聚商、以商欣贸、以贸兴业。围绕深巷老街“美食基因”,打造“寻味贵阳”美食系列品牌,让更多游客感受人间烟火、市井美味,尽显贵阳唇齿留香之味。深挖贵阳老字号美食历史文化,推出“寻味贵阳”特色小吃、特色菜品、特色品牌店、特色街区,打造青云市集、二七路、新印厂等文商旅融合的特色美食街区。同时,积极引导花果园商圈商业主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夜经济,营造夜间消费氛围,培育夜间集聚示范区,努力接轨国际,引入更多艺术文化演艺类业态及艺术文化策展类商业,主打国际化、年轻化、特色化、创新化社交商业空间。三是打造“7×24H”艺文商业核。对标国际化消费环境,积极引进国际化高能级主体,重组盘活停工停滞的商业物业资产,将形成以花果园购物中心一期成熟商业为核心,以华润万象城高端时尚商业为引领,以花果园二期、海豚广场年轻场景化商业为驱动,以贵阳国际大道中西文化融合商业为爆点的商业组合模式。打造集国际购物、异域美食、潮流时尚、休闲娱乐、运动体验、城市消费、生活集合、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国际商业中心,带动贵阳向国际消费城市中心发展。四是加强交通组织。加强商业设施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无缝衔接,高标准规划建设商圈停车系统、步行系统、过街通道、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提高购物消费的便利性。开设“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的公交专线,延时运行相关公交及地铁线路,创新管理机制。五是加大商业区停车配套供给。多措并举加大商业区停车配套供给,合理优化商圈核心区内停车位的收费标准,鼓励分类别、分区域、分时段差异化停车管理措施;并充分利用数字科学技术,实现停车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借此打造“互联网+停车”智慧共享发展生态,更高效地实现各类交通要素的组织和引导,充分缓解停车供需矛盾。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工作。

2024年10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加强阿哈水库周边环境治理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垃圾分类及处理问题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