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代表建议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支持贵阳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6-04 15:42:08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0〕12号 类别:A
人大代表:包璐 届次:省十三届人大三次
标题:关于支持贵阳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的建议 编号:
主办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摘要内容:

关于支持贵阳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的建议

一、贵阳市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关键吸引要素。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旅游产品多以自然山水观光、人文民俗体验等为主,与周边城市相比,旅游资源特色不够突出,缺乏具有世界唯一性、原生性、独特性的顶级旅游产品。在区域发展中,贵阳主要以气候优势,“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作为核心吸引力,外地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多是将贵阳作为中转中心,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号召力不够强。

(二)旅游配套要素及旅游服务质量相比周边一二线城市还有待提高。公交车、出租车等市内交通设施不足、地面交通组织不畅,出现游客长时等候、滞留等现象凸显出景区接待能力弱、小交通建设未与大交通实现无缝对接等问题。同时标志国际旅游城市的中高端酒店度假型酒店少,难以满足中高端游客对住宿的品质需求。贵阳旅游服务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较为缓慢,餐厅、饭店、景区等服务人员技能和素质参差不齐,旅游场所内内英语、日语、韩语等外语语种标识数量较少,入境游客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世界旅游名城的服务功能尚未真正形成。

(三)旅游投入较小收益甚微。一是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大、见效慢,投资考察的企业多落地难,影响文旅产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二是金融部门审批时限长,企业融资困难,融资贵,工程建设进展缓慢。

二、建议省政府文化旅游、财政部门:

一是在文旅产业融合上实现大突破,给予贵阳市有关政策及资金支持。二是坚持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用文化提升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的品质内涵,推动贵阳市文化旅游建设再上新台阶,助推打造国际化消费城市。三是系统落实“大资源变大旅游”的思路,加快培育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大力支持贵阳市文旅投集团等旅游企业发展壮大,引进战略投资者,深化与恒大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内一流综合实力大型旅游集团,真正把贵阳国际旅游品牌做强做大。


办理答复:

省文化和旅游厅:

包璐等6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支持贵阳打造国际旅游品牌的建议》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近年来,贵阳市围绕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大力实施全域旅游、优质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98.79亿元,分别增长21.5%和26.1%。连续五年荣获“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殊荣,连续三年上榜全球避暑名城榜单前十位,花溪区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已经成为贵阳重要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为全面贯彻国家、省有关工作安排,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需求,积极促进服务业、商贸业等健康稳定发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贵阳市立足工作实际,围绕“商旅文农展贵阳”“数字生活云贵阳”“五彩活力夜贵阳”“全域促销购贵阳”四大板块,组织117个主题让利促销活动,旨在把被疫情抑制的消费尽快释放出来,尽快恢复消费市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强力支撑。针对文化旅游产业方面,贵阳市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制定出台《贵阳市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着力为旅游产业解难抒困。截至2020年5月初,已减免文旅企业房租1045万元,退还325家旅行社80%的质保金5612万元,并对全市130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住宿、旅游、文化娱乐等企业进行奖补支持,奖补资金达500余万元。二是发放文化旅游惠民大礼包。通过“贵阳文旅惠民”微信公众号发放景区、酒店、图书等八大类不同消费面值的电子惠民券。在景区门票方面,最大限度给予优惠,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及公安干警、现役军人等凭有效证件,2020年12月31日前可享受全市A级景区门票免票政策,全国居民在此段时间内享受全市A级景区门票五折优惠。三是创新旅游推介。通过“云宣传+大数据”营销模式,组织各旅游企业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展“云游贵阳”宣传推广。通过百度、搜狗等平台,将全市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精品民宿等全部录入“百科词条”“搜狗平台”,提升网友对贵阳旅游搜索的便捷度、感知度和向往指数。联合携程集团举办了“文化旅游产业复苏大会”,推出一批市内和跨区域精品文化旅游线路。

下一步,贵阳市将紧紧围绕贵州建设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以及贵阳建设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文化旅游业从快速发展向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旅游生活的需要。一是做精做强传统景区。重点推进青岩古镇后5A“时代”赋能,推进天河潭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点带面,全面推动香纸沟、桃源河、花画小镇、南江大峡谷、阳明文化园等传统景区提质升级,新创建一批国家5A级、4A级旅游景区,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质量过硬、竞争力强的精品景区体系,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迈出坚实步伐。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深度挖掘和整理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水东文化等特色文化,有机植入各景区景点,不断丰富提升景区景点文化内涵。加快对贵阳大剧院、省博物馆、孔学堂等进行优化提升,改进展陈方式,完善游客接待设施,丰富互动体验,策划举办一批重大文化精品活动。提升多彩贵州风、贵阳交响乐演艺水平,推动现有文艺院团参与旅游市场演出,新打造一批面向旅游市场的特色演艺精品,高水平举办贵阳音乐季、啤酒节等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体验园区,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三是扩展扩容文旅IP。充分挖掘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等贵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度,注重“参与感”“沉浸式”,精心谋划、储备、包装一批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乡村民宿、工业遗产、康养体育等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推动高新科技在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游戏游艺等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引导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优秀原创动漫、音乐美术、影视创作,鼓励创作一批以贵州、贵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题材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作品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综艺节目,提升打造好板桥艺术村等一批文学、戏剧、书画、音乐创作基地,建设一批文艺创作、采风、展示文化休闲工作室,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

2020年5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海荣;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支持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黔中城市经济带交通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加快建立完善贵阳市生活垃圾分类配套系统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