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大数据产业资金和项目申报上给予安顺更多政策倾斜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5-06-04 16:03:3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答复文号:筑府议复〔2025〕14号 | 类别:A |
人大代表:卢世华 | 届次: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
标题:关于在大数据产业资金和项目申报上给予安顺更多政策倾斜的建议 | 编号:767 |
主办单位:省大数据局 |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
摘要内容: 关于在大数据产业资金和项目申报上给予安顺更多政策倾斜的建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顺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作出的“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给您一市场景数据,圆您一个科创梦想”的场景大数据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聚焦“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抢抓人工智能风口机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推进贵州绿色算力(安顺)基地建设,奋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全市数字经济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三季度,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1.34亿元(错月指标),增速71.3%;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18.08亿元(错月指标),增速12.8%;全市大数据领域在建项目41个,总投资35.63亿元,完成投资7.17亿元,翰瑞电子智慧云绳建设、安吉精铸大型钛合金精密铸造中心等19个项目建成。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智慧电厂、普定县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等22个项目有序推进。 2024年,南智云算力调度平台建设项目和安顺大北农饲料生产数字工厂建设项目获2024年省级专项资金310万元,相比较贵阳贵安,我市获得省级项目资金支持较低。今年以来,我市共组织13个项目申报2025年省级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宝林中医药数字化转型建设示范--中医药数字药田等8个项目(融合服务类项目5个)进入专家评审。组 织南智云数据治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安顺市公共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等3个项目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组织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安顺分节点项目、贵州绿色算力(安顺)-西秀生态智谷项目、南智云数据治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南智云智算中心建设项目申报2025年省级前期工作专项资金。 建议:安顺距离贵安新区100公里内,地处国家规划的贵安新区数据中心产业集群范围,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重点支持地区,可以与贵安新区形成产业联动、生态共享的发展格局,建议省级相关部门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建设机遇,在资金支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全力帮助安顺快速发展数字经济。 |
|
办理答复: 省大数据局: 卢世华代表提出的《关于在大数据产业资金和项目申报上给予安顺更多政策倾斜的建议》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一直以来,贵阳贵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的重要指示,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和“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并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坚定不移推进“数字活市”战略,在政策出台、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全力推进贵阳贵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安新区办公室联合印发《贵阳贵安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修订)》,围绕企业培育、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场景打造、平台建设、金融支持等方面优惠政策,全面提升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核心竞争力。2024年3月,贵阳市大数据局、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局等4家部门联合印发《贵阳贵安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通过发放贵阳贵安智算券、设立人工智能基金等方式,支持贵阳贵安企业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训练、数据供给与流通,为贵阳贵安大数据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2024年4月,贵阳市大数据局、贵安新区大数据科创局联合印发《贵阳贵安智算券管理办法(试行)》,对购买贵阳贵安智算服务、使用本地算力资源开展模型训练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目前,贵阳贵安正加快编制《贵阳贵安智算券管理办法》及《贵安新区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拟通过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融资贴息、产业基金注资等多种支持方式,重点培育算力产业、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企业,推动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阳贵安已出台政策及即将出台的大数据相关支持政策均已覆盖贵安新区直管区域(涵盖安顺市马场镇和高峰镇),安顺市马场镇、高峰镇的有关大数据企业均在政策支持范围内。下一步,贵阳贵安将一以贯之落实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数字活市提升“含新量”,着力打造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同时,也恳请贵厅及省直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贵阳贵安,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5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海荣;联系电话:87989665) |
上一篇:关于解决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专项经费的建议 |
下一篇:关于加快惠水融入强省会战略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