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贵阳市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深入挖掘李端棻文化资源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1-06 09:52:07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3〕32号 类别:A
政协委员: 届次: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标题:关于深入挖掘李端棻文化资源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编号:31009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一、李端棻文化的主体内容
  李端棻,字苾园,清代贵筑县(今贵阳)人。清代一品官员。曾先后担任过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等职。1896年向光绪皇帝上《请推广学校折》,因首倡创办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大力推行传统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享誉中外,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教育近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李端棻作为从贵州走出去的清代重要官员,其所创造的李端棻文化,涵盖二个方面的内容:从物质层面来看,李端棻文化应该包括:李端棻未刊稿和已刊稿、李端棻及其先人的墓地、与李端棻有关的历史遗存(相关文物和文献记载等)。在贵阳,李端棻物质层面的文化载体最为重要的有三个点: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今贵阳一中)、贵阳达德学堂(今贵阳达德学校)、贵阳公立师范学堂(原贵阳市师范学校,2009年并入贵阳学院)。其他还包括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李端棻书法遗迹、贵州师范大学收藏的李端棻所著《普通学说》以及李端棻家族后人所收藏的李端棻私人信札、贵州民间收藏的李端棻书法作品等。至于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贵阳市南明端棻学校、李端棻纪念馆等可归属为李端棻文化的衍生文化范畴。
  从精神层面来看,李端棻文化元素包括:改革意识的问题、创新意识的问题、进取意识的问题、爱国意识的问题、无私奉献意识的问题、民族意识的问题、西学意识的问题、人才意识的问题、交友意识的问题、学习意识的问题、民本意识的问题、家教意识的问题、大局意识的问题、历史意识的问题、地理意识的问题等。其中,核心元素在于爱国、进取、开放、创新。
  二、李端棻文化建设与利用的情况
  从李端棻文化建设的情况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传统历史观的影响,李端棻作为戊戌变法的重要领导者与推动者,其改良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李端棻文化的历史地位得到一定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
  从李端棻文化利用的情况来看,中共贵阳市南明区委宣传部最近三年来,致力将李端棻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品牌来打造。先后与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联合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李端棻文化研讨会,对李端棻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南明区永乐乡的李端棻古墓、李端棻纪念馆受到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的青睐,其中,李端棻纪念馆已经建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因受土地规划和资金的限制,李端棻文化在南明区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李端棻纪念馆场地有限,馆内的展品与展示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出李端棻文化的整体概貌;二是李端棻古墓的配套设施不齐全,制约古墓价值的利用;三是与李端棻有关的文化品牌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针对李端棻文化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打造李端棻纪念馆为核心内容,引领我市历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一)重新选址修建“李端棻纪念馆”
  “李端棻纪念馆”新馆的选址不宜距离李端棻古墓过远,以设定在李端棻古墓附近为最佳。其理由,一是将纪念馆与古墓融为一体,可以节省参观者在纪念馆与古墓之间往返的时间;二是有利于集聚参观者的注意力,让参观者腾出更多的时间感悟李端棻文化的主体内容;三是便于拓展李端棻古墓群的空间布局,将李端棻古墓群打造成贵阳历史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设计“李端棻纪念馆”新馆展陈板块
  新馆展陈板块应尽可能将李端棻一生的生平向社会展示出来,充分发挥李端棻文化的教育价值。在李端棻的生平介绍中,建议设计框架为:苦难童年、北京求学、科举考试、云南学政、广东乡试、潜心变法、流落甘州、情系桑梓、端棻后学等。
  (三)考虑“李端棻纪念馆”新馆配套建筑
  新馆在筹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李端棻文化的社会效应。为此,建议新馆将“李端棻文化大讲堂”和“李端棻纪念馆停车场”作为新馆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配套建筑来建设。与此同时,建议拓宽李端棻古墓周边的布局。特别是要拓宽李端棻古墓周边的公路建设,以此增加交通的容量,尽速发挥李端棻古墓的文化效应。此外,在经费许可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酒店、餐饮、便利店等相关服务项目的建设问题。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举措,充分挖掘李端棻文化资源,促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推动人才培养、干部培训、党史党建以及乡村振兴。

办理答复:

九三学社贵阳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深入挖掘李端棻文化资源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收到该提案后,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列为市政协副主席陈雨青领衔督办件,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该提案的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开展端棻文化宣传、研究相关活动

一是2016年,我市启动“弘扬李端棻教育思想”工作,积极推进李端棻系列项目工程建设,依托李端棻墓及纪念馆,组织开展了纪念李端棻和传承李端棻文化的活动。二是由贵州京剧院编排《黔人李端棻》精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组织开展了贵阳老城区历史文脉研究工作,对李端棻等诸多贵阳历史名人进行梳理,对贵阳的文化特质进行提炼的阐释。四是编辑《寻城记》系列丛书,对李端棻等文化名人进行宣传。  

(二)积极开展李端棻墓修缮保护和纪念馆改陈布展工作

一是2018年,我市完成李端棻墓地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及李端棻墓地核心区域内坟墓迁移工作,原先墓地扩大为墓园,总分布面积480平方米。二是编写李端棻纪念馆展陈大纲,目前正在完善中。提案提出的展陈设计框架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市直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将根据提案建议和工作实际,尽可能将李端棻的生平向社会展示。

(三)加强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一是实行文保单位文物保护公示,在李端棻墓显目位置设置文物保护标牌和安全责任人公示牌,做到人员明确、职责明析。二是严格执行《贵阳市文物督察制度办法》,组建市级督查专班和区(市、县)检查组,对李端棻墓开展定期检查、重点抽查、专项督察。

(四)积极谋划李端棻文化园

2016年,我市曾对李端棻墓进行园区规划,因李端棻墓周边均属于二级水源保护带,故该规划未通过。为打造“南明区历史文化新名片、传播李端棻教育思想新窗口、展示贵阳乡贤文化的新平台”。2023年年初,拟在端棻纪念馆、端棻墓区基础现状之上保留端棻学校教育功能,并打造具有纪念展览、学术研究、成果交流和文化旅游等多重功能的“两园一廊”(两园为:李端棻墓区、李端棻文化交流园,一廊为:李端棻文化多元廊带)李端棻文化园,并就李端棻文化园项目进行选址,初步拟选址位于永乐乡西侧,128县道北侧,涉及永乐乡水塘村、干井村两个行政村。范围内包含端棻学校及周边土地、李端棻墓区及周边土地,但全部位于汪家大井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建设受限。同时,根据贵阳市最新“三区三线”划定成果,项目拟选址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项目拟选址范围内:端棻学校及周边土地未划入城镇开发边界,目前属于村镇规划覆盖用地;李端棻墓区及周边土地划入城镇开发边界,但目前无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基于上述背景,李端棻文化园项目现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条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市将持续加强对李端棻文化资源宣传、保护和利用,争取将李端棻墓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争取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深入挖掘李端棻的文化价值,弘扬李端棻文化精神,不断扩大李端棻文化的影响力,并依托李端棻墓及纪念馆,探索推进农文体旅有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衷心感谢并欢迎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2023年10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任俊蓉;联系电话:87988983)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中曹土司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
下一篇:于发挥“爽爽贵阳”优势,加快推动我市旅游避暑地产发展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