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贵阳市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中曹土司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1-06 10:01:1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3〕33号 类别:A
政协委员: 届次: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标题:关于中曹土司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 编号:31007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元朝时贵州已设有中曹白纳长官司,其下辖的区域大致就在现今的中曹司、花溪一带。花溪中曹司大寨,其衙署有头门、二门、大堂穿道等房屋建筑,因天启年间水西安氏作叛(指明末奢安之乱)尽行烧毁,此后一段时期并未建置暑衙。
  清康熙初年,在今黔陶半坡新寨选址重修衙署,中曹长官司衙署正式迁往半坡新寨。管辖47个寨子,掌管生杀大权,中曹副司先后设于骑龙村、赵司村,管辖16个寨子。半坡中曹长官司咸丰年间重建。坐东向西,分前院和后院,前院设办公处10间,书房2间,柴房3间,正房通面阔32米,通进深8米。南厢房面阔三座,每座3间,通面阔9.4米,进深5.5米,后院为住所12间,原有衙门5座,占地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近1000平方米,随着元、明、清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贵州的土司制度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中曹司仍带着历史的遗痕,被长久地命名在这片土地上,位于半坡村土司衙署今犹存石础、屋基等历史物证。目前,受自然风化、酸雨侵蚀加剧影响,土司碑刻、石刻已严重毁坏;由于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淡薄,人为直接或间接毁坏土司遗存,除了一小部分得到保护修缮外,受人力和财力影响,大多数遗存散落失去管理;现存的立碑标注为保护单元,但没有得到相应技术上的保护处理,也只能饱受风吹日晒雨淋。土司遗存是反映历史民间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最原始、真实的记录,是见证区域文明发展弥足珍贵的地方史料。整理和研究土司遗存,有利于提升文化传承,同时对推动地方历史研究乃至历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司文化,充分发挥土司遗存价值。                  

具体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土司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意识。土司文化遗存是历史文化的阶段性表现,体现地方性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表达了土司时期人们的文化理念、审美价值、经济观念。随着2015“中国土司遗产”申报成功世界文化遗产,土司文化受关注点越来越高。土司遗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受雨水侵蚀和人为破损,将面临更严重的破坏,甚至消失。鉴于土司遗存弥足可贵的历史价值,当地政府部门需加大土司遗存的综合价值宣传工作,让大家参与到土司文化遗存保护中来。相关文物主管部可联合组织教育、科研等部门,不断挖掘土司历史遗存的丰富内涵,通过印制土司文化宣传册、日常进校园讲座、户外广告等形式宣传保护土司历史文化遗迹的重要性,增强对土司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成为保护土司历史文化资源队伍。
  二、加大投入,积极开发利用土司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让专家做现场技术指导,提升当地文管部门员工及村民整体素质,强化保护理念、细化保护方式。申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和修复,改善遗存保存状况。并通过博物馆展览形式,利用与土司遗存相关的拓片、书法、字画、遗像、遗著等实物,结合现代展示手段,向大众展现土司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维护地方治安、固边守疆的积极作用。通过体验旅游方式生动展现土司衙门遗址。
  三、深入发掘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土司文化活起来。土司遗存不仅富有的人文历史价值,还蕴含着艺术、科学价值。依托土司遗存,开发具有遗存元素、形象符号特点的文创产品,制作一些有关土司历史文化的诗画收藏品或其他富有特色的纪念品,既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土司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增加土司历史文化经济效益,唱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主旋律,传承土司文化沉积下来的财富。争取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加以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司遗存的教育价值、史料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办理答复:

九三学社贵阳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中曹土司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市文化文物工作的关心。收到该提案后,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列为市政协副主席陈雨青领衔督办件,并督促相关部门认真落实该提案的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花溪区留存众多土司文化遗存,元设中曹白纳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为中曹蛮夷长官司,后增设中曹副司。中曹正司原驻中曹大寨,后迁半坡寨(今花溪区黔陶),管辖47寨。白纳长官司,明永乐四年(1406年)析中曹长官司置。以土首领周可敬为长官,并置流官吏目一员,属贵州宣慰使司,治今骑龙寨,康熙三年(1664年)改属贵阳府,二十六年(1687年)改属贵筑县。历史虽移易迁变,但至今保留有中曹长官司半坡旧址、金筑长官司遗址、宫詹桥、桐埜书屋、骑龙营盘、周渔璜故居、周氏宗祠、赵司贡茶、黔陶陶艺及窑址等土司文化遗存。 

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一是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通过媒体、宣传册页、户外广告等多种形式,加大花溪土司文化的宣传力度。二是编制出版了《寻城记》系列丛书,宣传了桐埜书屋、周渔璜墓、赵司贡茶、黔陶陶艺等土司文化遗产,普及宣传土司文化。三是支持花溪区召开土司文化挖掘论证会,努力打造质量高、传得开的宣传作品,将花溪土司文化故事讲好讲活。四是针对保存状况较差的土司遗址,通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利用应急广播、发放土司文化宣传册、户外广告等形式,强化文物保护现场教学和培训,营造保护文物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文物巡查,确保文物安全 

一是实行文保单位文物保护公示,在桐埜书屋、周渔璜墓等文物保护单位显目位置设置文物保护标牌和安全责任人公示牌,做到人员明确、职责明析。二是严格执行《贵阳市文物督察制度办法》,组建市级督查专班和区(市、县)检查组,对包括土司遗址在内的文物开展定期检查、重点抽查、专项督察。

(三)加强保护利用,开发文创产品

一是已成功将土司相关遗存申报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管理。如:周渔璜捐赠修建的宫詹桥作为青岩茶马古道的一部分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埜书屋、周可敬墓、周渔璜墓等被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骑龙营盘、周渔璜故居朝门、周氏宗祠被列入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中曹长官司半坡旧址、金筑长官司遗址等被列入花溪区文物保护单位;土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司贡茶、黔陶陶艺等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名录。二是编制了《青岩古道保护修缮工程计划书》《花溪区桐埜书屋(安全消防防雷)计划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三是加强对土司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大土司文化文创产品的研发。 目前,已研发黔陶陶艺及赵司贡茶相关文创产品20余件。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市将持续加强土司相关遗存的宣传、保护和利用,积极对桐埜书屋、周渔璜故居、周氏宗祠、中曹长官司旧址、“黔陶”遗址,以及赵司贡茶、黔陶陶艺等有传承价值的非遗名录进行深度挖掘整理,力争将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较高的土司文化遗址升格为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继续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做好青岩古道、桐埜书屋的修缮工作;加大土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培养相关人才;充分挖掘土司文化,进一步激活文化动能,推进文旅商融合发展。

衷心感谢并欢迎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2023年10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任俊蓉;联系电话:87988983)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加快乡村特色民宿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下一篇:关于深入挖掘李端棻文化资源促进我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