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行公交优先,缓解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1-06 10:10:26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3〕35号 | 类别:B | 
| 政协委员: | 届次: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 
| 标题:关于推行公交优先,缓解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 | 编号:41056 |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会办单位: |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胡忠雄书记强调,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和增进民生福祉的高度出发,把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市民提供舒适便捷的交通出行环境,打造宜居城市。通过“铁腕治堵”“一点一策”等精细化手段,我市交通拥堵治理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得到提高,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根本途径在于公交优先,但调研发现,我市公交分担率较低,推行公交优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具体建议:    一是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推动出台《贵阳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优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交通结构。以公交都市复检为契机,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交补贴专项资金投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结构、深化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改革、差异化停车收费、明确各部门对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的职能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为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法规保障。 | |
| 办理答复: 民革贵阳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推行公交优先,缓解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市交通治堵工作的关心。收到提案后,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列为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的领衔督办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公交优先路网建设”的建议 一是围绕老城区交通供需平衡,从交通控制策略层面保障“公交区域优先”,提高道路交通运行效率,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根据贵阳市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完成了对老城区“快出慢进控制点”信号配时方案的优化调整,使各“快出慢进控制点”的信号灯控制策略与老城区交通总量更为匹配,在不影响市区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让早晚高峰排队进入市区的车辆得到缓解。 二是不断完善交通管理设施,确保公交专用道和BRT车道使用效率,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知晓率。完善了公交专用道车道指示标线和提示文字标线,2021年底中环路BRT专用道全段可让社会车辆借道通行,社会车辆在不影响BRT车辆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可以借用BRT专用车道通行。为了让广大市民更清楚地了解公交专用道和BRT专用道的相关通行规则,交警部门与贵阳交通广播、贵州交通广播等众多媒体制作了多期节目进行解读,并通过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媒体进行宣传。 三是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公交车辆的整体运行速度。根据观山湖区的道路交通情况,在我市七个行政区,34条路段,110个信号控制路口,制作了平峰时段的双向绿波带,通过实施协调控制策略,减少路上通行机动车的停车次数和排队延误。 四是公交专用道精细化管理,给公交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以全力保障公交通行为问题导向,在交通拥堵的区域、路段和节点有针对性地提高公交车辆相对于社会车辆通行时效比。如:在中华路、瑞金路、长岭路、金阳大道、北京西路等城市主干道设置了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的使用时间是7—20点,在此期间社会车辆在不影响公交车出行的前提下是可以借道,但如遇公交车驶来应立即避让,且在临近路口的公交专用道会根据车辆性质规范通行轨迹,例如“社会车右转公交直行”或“社会车右转公交掉头”等字样。 接下来我市将围绕解决公交专用道与公交运行线路不匹配、专用时段与公交运行高峰不契合、个别专用道利用率低等不精细等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公交线路优化设置、公交专用道优化管理工作,更好保障公交车优先通行。 二、关于“加强公共交通接驳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接驳设施建设。我市有序实施公共交通接驳体系的规划研究工作,分别开展了轨道交通1、2号线、S1线一期、T2线一期沿线公交港湾站方案研究,在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共29个车站施划非机动车停车区116处,并结合3号线一期、S1线一期、T2线一期工程建设同步实施改造公交站点,后续将加快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公交接驳设施建设工作,改善市民换乘体验。 (二)公交接驳方案。为实现轨道交通车站与公交站点进行有效接驳换乘,市交委在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开通运营前均编制了轨道交通公交接驳方案,后续在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及S1线一期线路开通运营前,也将按程序编制专项公交接驳方案并实施,以满足市民便捷换乘。 (三)微循环接驳系统。为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强道路公交与地铁接驳,提升换乘效率,贵阳公交在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尚未覆盖的大型社区开通了微循环公交线路。目前已在金融城(1号线国际生态会议中心站)、世纪园(1号线南垭路站)、森林公园(2号线森林公园站)等客流量较大的区域开通微循环线路共13条。后续将根据客流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微循环公交线网,提高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接驳换乘效率。 (四)P R停车场。为有效缓解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解决私家车停车难问题,已在轨道交通1号线下麦西站设置了P R停车场,并正在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诚信路站配套P R停车场建设工作,后期还将在有条件的轨道交通站点附近规划设置 P R停车场,方便市民出行。 (五)加强地铁站点上盖物业的规划建设。目前贵阳市在已开发的清水湾、湖山郡、Y 公寓、迈德国际等项目内实现与地铁站、公交车站“零换乘”,如清水湾项目,已实现从小区内或配套商业直达地铁站厅,地铁站厅兼顾工作时段过街功能,并且在地铁站出站口设置公交接驳站,实现地铁站与公交车站“零换乘”。 我市将结合“四网融合”方案,优先开发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便利的地块,在开展具体项目规划设计工作中,优先使用与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站点的接驳方案,以方便居民使用公共交通为主导,做到公共交通站点与临近物业开发无缝接驳,提高轨道公交的吸引力,推行贵阳市TOD建设。 三、关于“推进智慧公交系统与新型公交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市将切实做好公交线网优化、公交优先政策落地和实施等方面的工作,持续推进“公交 N”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与学校、企事业单位、医院、社区等联动机制,通过大数据客流分析系统、实地调研、电子问卷等方式,持续为市民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高效化的定制服务,以提升市民乘坐公共交通的“体验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分担率,促进市民绿色出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衷心感谢并欢迎贵委继续关心和支持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2023年10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培;联系电话:8798966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