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12-05 10:48:49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3〕45号 | 类别:A |
| 政协委员:张琳 | 届次: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
| 标题:关于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编号:12002 |
|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会办单位: |
|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亲商助企活动,全面发力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财政收入的骨干力量、振兴发展的有效途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建议: 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提升供水、供电、供气、供网等公共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自助服务”平台,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以“一门”“一站”“一窗”“一网”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动“最多跑一次”办理事项占比,优化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加强营商环境“主品牌”建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政务服务“全省通办、一次办成”和“园区事、园区办”改革,全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 |
|
| 办理答复: 张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民营经济工作的关心。收到提案后,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将此提案列为市委副书记、市长的领衔督办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贵阳贵安始终把民营经济作为“强省会”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撑,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发展活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组织领导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立了贵阳贵安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经过工作实践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统战工信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商会企业参加”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商会、民营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与18个商会组织、36个重点民营企业进行联系,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等活动。 (二)推动发展有力。2022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477.82亿元、同比增长2.2%,截至目前,民营企业数量达34.75万户,同比增长9.31%;民营主体达到104.4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9.6%,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开放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贵阳贵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优化环境有力。聚焦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建好用好“贵商易”“招商易”平台,大力推行一表办、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站办,全力擦亮“贵人服务”品牌,2022年全省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和营商环境考核评估成绩列全省第一。尽管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营商环境呈现向上向好的趋势。 (四)示范创建有力。深入开展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示范区创建,实施“万名企业家成长工程”,近三年来,56家民营企业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38名民营企业家荣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殊荣。 (五)推动创新有力。民营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达18户、占总数的54.5%,省级“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达191户、占总数的88.43%,2022年新增的2642件有效发明专利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 二、具体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关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取得了长足进步。一是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营造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持续推进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保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主体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不断强化政府诚信履约意识,依法践诺、新官理旧账,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对不履行向企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依法订立的各类合同等行为,加大对责任人的问责处罚力度。二是政务服务“五个办”推动便民利企再提速。“一网办”实现全程网办率达82.26%;“一窗办”实现“一窗无差别受理”;市级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事项占比99%;“一表办”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看“一张表”;“一站办”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同时围绕“十五分钟生活圈”打造“十五分钟政务服务圈”,让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办事。三是经常性涉企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开办企业实现“一网申请、一表填报、并联审批、一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缩减至59个工作日以内,其中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缩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实现18项涉企登记业务即时办结;用水报装办理时限优化至0.5个工作日,低压非居民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压减至15个工作日以内。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贵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五个一办”,持续做优“贵人服务”品牌,全程网办率在2025年底前达95%,实现“15分钟政务服务圈”在贵阳贵安全覆盖。优化完善“涉企一件事”,提供民营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服务。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33个工作日以内。 (二)关于“多部门联动搭建融资平台”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建立高效便捷的民营经济融资机制,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切实做好民营企业的金融保障。2023年以来,共计办理应急转贷资金139笔,累计发放转贷应急资金约18.19亿元;修订印发《贵阳市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上半年,风险补偿资金池信贷规模约133.21亿元,共支持借款企业(个体工商户)24,585户;组织70余家企业召开了贵阳贵安科技型企业线上线下专场政银企对接会,积极争取人民银行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做好纳税信用结果运用。深化推进“银税互动”活动,依托税务信用云,掌上申请获取无抵押纳税信用贷款。助力民营经济主体缓解运营资金压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市22家金融机构上线29个“银税互动”信贷产品;累计帮助民营经济主体11410户(数)纳税人获得信用贷款106.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59%(2021年民营经济主体10156户数获得信用贷款4874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全力推进各项民营企业融资政策落地见效。一是进一步加大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实施。加大对企业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益持续释放,缓解企业经营压力,改善企业资金状况。二是进一步解决融资难问题。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推动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持续完善“贵商易”平台“六找”功能,打造特色贵阳专区,将其打造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服务市场主体、拓展政府服务功能、提升政务水平的重要渠道,推动市场主体实现产销对接小循环的重要桥梁。 (三)关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培养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累计建成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共计378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计划项目67个,补助市级财政资金1585万元。指导帮扶企业获批省级质量发展项目10个,指导14家企业申报省长质量奖获批受理。推荐4家小微企业参选“省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帮扶名单”,均已入选。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贵阳贵安482家企业获得认定,占全省比重为62.27%。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发挥作用为目标,深入实施“万名企业家成长工程”。另外,我市始终把民营企业家当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成员,积极为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创造条件,对于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民营经济人士,积极将其纳入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五四青年奖章等极具影响力、含金量高的重要表彰奖励评选中进行考察和推荐。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进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开展企业技术中心、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培育和建设,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积极推荐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和社会信誉好的民营企业家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支持优秀民营企业家在群团组织中兼职,聘用一批民营企业家担任营商环境考评员、监督员。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 2023年11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孙正利;联系电话:8798966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