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减少人为交通拥堵

发布日期:2019-05-06 20:01:0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19〕6号 类别:A
政协委员:李莉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二次
标题:关于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减少人为交通拥堵 编号:
主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会办单位:
摘要内容:

提高,贵阳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市车辆持有量越来越大,交通拥堵成为影响人们出行甚至影响生活品质的不可忽视的顽疾。同时,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贵阳市几城区特别是老城区道路较窄、路口较多,又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旧城改造建设导致的道路封闭施工,交通管理压力日趋增大。加之交通标识、交通信号及交通设施设置的不合理及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导致的人车抢道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合理设置交通标识、交通信号及交通设施、提高行人的守法自觉性和交通意识,最大限度避免人为的交通拥堵有待解决。因此,合理设置交通标识、交通信号及交通设施应该成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具体建议:

建议:   一、 充分运用贵阳市大数据的优势,按照数据呈现的交通情况   和车辆流量、峰值,结合交通易堵点实地调研贵阳市车辆流量及通过动态,分析交通拥堵出现的成因,寻找科学的解决方法。   二、 科学设置交通信号,在左转车辆和直行车辆互不干扰和影   响的丁字路口慎重设置通行限制(直行和左转限制),确保行驶车辆通过率,避免因设置限制直行交通信号灯造成的交通拥堵。   三、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调整主干道路口间距离较短的交通信号灯设置时间,避免车辆因通过时间限制停滞在路口中间而造成的各方向车行堵塞。   四、调研道路交通现状,合理设置交通单行标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避免人为形成断头路,也避免只堵不梳,简单治理交通拥堵。   五、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通断头路,让城市道路形成科学的循环路网,避免因断头路造成车辆在同一路段来回往返,有效减少车辆通过时间。   六、深入梳理交通信号、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设置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按照道路交通规律增加或拆除不合理的交通标识、交通信号和交通设施,提高车辆通过率。   七、科学分析设置限制社会车辆行驶的交通信号、交通标识的利弊,在保障公共交通优先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拥堵。   八、设置交通信号、交通标识和交通设施兼顾便利行人通行,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形成道路畅通、交通安全的良性循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理答复:

李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减少人为交通拥堵》的提案收悉,现将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充分利用贵阳市大数据的优势,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

我市交通拥堵治理在数据建设和数据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数据建设方面,一是结合交通管理需求,在不同位置差异化的布设地磁、电警、卡口、高点视频等采集设备,与联通公司合作收集手机信令数据,了解市民的大致出行习惯及规律,提升交通运行状态感知能力,目前全市30%已实现检测设备覆盖;二是开展全市范围信号灯调查,采集路口渠化组织、交通设施、管控数据,力争实现路口信息的数据化转换,为多场景应用奠定基础。在大数据应用方面,一是搭建大数据交通智慧管控平台,进行数据融合;二是利用电警数据辅助信号配时时段划分,使信号配时与流量变化更匹配;三是结合电警过车数据、浮动车数据、路口设施数据,识别走廊交通时空特征,指导“四横八纵绿波带”建设。

目前,已完成金朱路(石标——云潭南段)、长岭南路(阳关大道——合肥段)、中华北路(北京路——省府路)、兴筑路(碧海南路—210国道)共4条双向“绿波”设计,上述路段市民按照设计的速度行驶可以少遇红灯甚至不遇红灯。下一步将利用大数据对城区职住分布关系、交通出行分布特征、道路网络设施条件、路段行驶车速等情况进行分析,加快“四横八纵”绿波走廊实施,计划2019年年底完成12条干线绿波带建设,以提高骨干走廊交通运行速度。

二、关于“丁字口科学设置信号灯,避免因设置限制直行信号灯造成交通拥堵”的建议

交叉口信号信号控制策略制定应该以安全为前提,秩序为基础,效率为目标。鉴于T型路口存在直行与行人过街冲突、直行与侧向左转合流冲突,为保障路口不同交通参与者的通行安全,一般情况下会对直行进行灯控,在时间上分离人——车、车——车冲突。同时我们将对路口放行相序进行优化,以提高路机动车通行效率。

三、关于“短距离交叉口科学设置信号灯时间,避免路段停留拥堵”的建议

短距离交叉口因路段储车空间有限,运行稳定性不足,在高峰饱和状态下极易发生溢流拥堵现象。经分析研究,造成短距离交叉口拥堵溢流的主要原因有三类:一是下游路口通行能力不足;二是上下游路口绿灯启亮顺序设计不合理;三是路口间存在干扰因素。其中只有第二类可以通过优化信号配时解决,针对这类问题,我市交警部门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题研究,目前完成2条路段、4个交叉口信号灯的调整,总体路段溢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如兴关路(青云至瑞金南路),优化前高峰期易引发溢流,优化后交叉口各进口排队情况正常,交通秩序良好,早高峰主流向为南往北方向,溢出拥堵现象得到缓解,延误下降约43.8%。

四、关于“合理设置单行标识,避免人为形成断头路”的建议

委员的建议很好,合理设置单行线能减少路口冲突点,避免会车冲突,提高路口和路段通行效率。但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机动车单向交通组织道路应选择至少一条与之平行的道路,用以通行反向交通流,且道路间距不宜超过450米。同时对于部分次干道支路,我们积极与社区对接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进行单向交通组织。目前已根据上述条件在全市范围内设置了67条单行线,一环内的次干道基本实现了单向通行,一定程度提高了相应道路和周边路网的通行效率,对缓解贵阳市交通拥堵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关于“深入梳理交通信号、标识和设施设置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拆除不合理的,提高通行效率”的建议

为持续推进公安部关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要求要求,从去年十月至今,一是完成大规模灯控路口基础信息建档工作,调查历时三个月,范围覆盖贵阳全市499个灯控路口,为信号优化夯实基础;二是针对夜间空放、排队失衡、绿冲突、行人过街绿闪时间不足等问题,对全市178个路口开展完成夜间减时增效,整体延误下降15%;三是针对春节期间城区道路流量锐减、进出城关键节点压力激增的交通特征开展专项春节专项优化行动;四是在日常工作巡查中建立机制,做到对交通设施标线缺失、损坏等情况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理;五是通过122、12345等平台与市民互动交流,收集市民关于交通信号配时、设施标线等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及时的进行反馈处置。

六、关于“设置交通信号灯、标识和设施时兼顾行人通行,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建议

在交通组织设计中,保障行人过街一直都是考虑的重点,在现有道路规划下,不论是对路口的交通组织还是路段的交通组织设计,都以保障行人过街的安全为前提,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并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对行人过街组织优化设计。例如路口渠划中合理考虑人行横道设置位置,尽量压缩路口空间让市民的过街距离更短或设置二次过街;在信号配时优化中要保障行人过街时间足够或通过优化相位相序的方法,避免人车冲突;在占道施工交通组织中采用护栏隔离出保障行人安全的专用通道等。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工作。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的建议
下一篇:进一步落实属地安全监管责任,确保乌江流域梯级水电站防汛安全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