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完善大学城城市功能、改善大学城研学环境、建设贵州科研高地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1-05-30 10:05:21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1〕7号 类别:B
政协委员:徐卓扬 届次: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
标题:关于完善大学城城市功能、改善大学城研学环境、建设贵州科研高地的建议 编号:
主办单位:省教育厅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贵安新区大学城是国内建设较晚的大学城,目前经过近10年的建设,各高校新校区已建成投入使用,包括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城市职业学院、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等。由于该区域之前人员聚集较少,大学城建成后,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缓慢,公共交通配套与出行环境也有待提升。在高校师生不断增长下,此问题越来越凸显。   目前,贵安新区大学城师生人数已超过20万人,还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公共中心,难以聚集人气,导致规模经济效益差,商业类设施档次低,文教类设施品质差,总体供给匮乏,难以满足大学城主体人群(师生)的生活需求,产生了大量的大学城与主城区间的通勤及其他出行交通流量;另一方面,大学城与主城区间、各高校的新老校区间交通距离长,现有公共交通速度慢、车辆线路少,出行及其不便。   大学是智力优势的主体构成部分,大学城是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桥头堡,大学城生活居住环境和出行环境得不到改善,实质上制约了大学城内外科技与人才资源供求双方的联系,不利于智力资源的利用和创新创业潜力的发挥,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了完善大学城城市功能配套,改善大学城公共服务和交通出行条件,为各高校发展、为大学科技研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环境,为贵州“十四五”规划提供智力支撑,提出如下建议:

具体建议一:

以完善大学城城市功能、培育“高校经济圈”为目标,编制大学城环境改造提升规划。充分调研并全面把握大学城不同人群与单位、学科与专业的活动特征与环境需求,借鉴国内一流大学城经验。如,北京(中关村)、上海(环同济经济圈)、武汉(洪山区光谷)、南京(江宁大学城)等地经验,深入研究产学研结合与创新驱动的条件、机制和方式,探讨加强大学城城市设施与环境配套、提升大学城城市功能、改善生活居住和研学创新环境,为教学科研和创新创业创造良好氛围的方法和途径,科学描绘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发展培育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蓝图。

具体建议二:

以组建大学城公共中心、建设大学城快捷交通干线为突破口,解决大学城出行困难和公共服务匮乏滞后的突出问题。建议在结合郭杜樱花广场周边既有基础,配合城市改造,抓紧规划并及时控制用地,建设大学城公共中心,提供文创、演出、博览、人才交流等服务,弥补大学城公共服务短板。

具体建议三:

尽早规划建设连接中心城区与大学城和大学城内部的快捷轨道交通。大学城学生流动主要受假期影响,往机场、车站客流量大,节假日及周末往返老城区和高校老校区流量大。目前贵阳轨道三号线仍无连接大学城的规划,建议结合“十四五”轨道修编,及早谋划大学城连接老城区的轨道交通,及早建设大学城内部有轨电车,做好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环城高铁之间的零换乘,实现大学城与中心城区、大学城与机场、车站,大学城内部各高校之间的有效快捷通道。

具体建议四:

吸引国内外优质高教与科研资源,建设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区。建议学习“深圳大学城”和“深圳虚拟大学园”经验,按照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的模式,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贵安新区大学城建立贵阳贵安分院、分校,壮大贵阳贵安科教实力,为贵阳贵安乃至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保障和科技支撑。


办理答复:

徐卓扬委员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学城城市功能、改善大学城研学环境、建设贵州科研高地的建议》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一、科学合理规划,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

目前,贵安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同编制了《贵阳贵安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对融合发展提出的空间发展格局纳入在编的贵安新区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区域协调格局,规划构建“两轴、一带、三区”的全域国土空间结构,推动两地区域之间的功能整合和升级,打造黔中城市群核心区。同时,贵阳贵安两地科学合理编制了《贵安新区直管区2021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大学城片区计划供应为23宗,面积约2281.92亩。保证重大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为重点的商业服务、环境建设的土地供应,创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合理保障生态工程建设所需用地,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二、完善贵阳贵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创新发展环境

贵阳贵安将按照规划的“一轴、五环、九横、十纵”互联互通道路路网结构为基础,持续推进贵阳贵安互联互通交通融合发展,推动两地铁路、轨道、有轨电车、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互联互通,构建地面、地下、地上立体化综合交通新格局,打造贵阳贵安半小时通勤圈。

(一)大力推进数博大道建设。数博大道作为贵阳贵安南北向重要连接线,向北延伸至修文县龙场镇,经贵阳市观山湖区、高新开发区,向南延伸至花溪大学城,串联修文县、高新开发区、白云区、观山湖区、三马片区、阿哈湖、花溪区、贵安新区等区域,全长62.5公里,是贵阳贵安两地重要的交通大道、景观大道、产业大道、智慧大道。其中数博大道南延伸段,起于太金线,终于思雅路(思孟路交叉口),全长约21.36km,途经大学城区域,是贵阳贵安互联互通骨架路网的重要交通干线,为串联大学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今后将作为大学城片区重要交通发展主轴,便利大众出行,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数博大道南延段建设已纳入“强省会五年行动方案”,现实施方案已基本完成,市城投公司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二)积极推进轨道、有轨电车等交通规划建设。2010年9月和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分别批复了两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共6个项目(1号线、2号线一期、2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S1线一期、S2线一期北段),其中在已批复的线网规划中,S4线从西向东串联马场科技城、花溪大学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为途径大学城内重要轨道交通线。根据《贵阳市有轨电车线网规划(2019—2035)》,有轨电车T5线起终点为:贵阳北站——北部环线。该条规划线路不仅增强观山湖区与老城区、花溪主城区之间的公共交通联系,同时还服务贵阳北站、恒大帝景、花果园、阿哈湖湿地公园、小孟工业园、童世界、大学城、青岩古镇等大型居住区、客源点,为大学城连接老城区提供了便捷快速的公共出行方式。其中花溪至大学城有轨电车示范线,起终点即为贵州民族大学——花溪南站,该线路沿南北服务大学城,与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沿思雅路、思孟路敷设,线路全长约9.1公里,是大学城接驳轨道交通3号线的重要交通线路,能有效做到有轨电车与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实现大学城片区与中心城区、大学城与车站,大学城内部各高校之间的有效快捷通道。当前,贵阳贵安两地正加快推进市域环城快铁贵安站点,以及站前广场、公交停保场等配套建设和湖林支线改迁工作,并按照公共交通规划发展目标,五年内计划启动轨道S2线及中低运量公交及有轨电车系统建设,实现新区与贵阳市铁路、轨道、有轨电车成环成网建设运营。至2035年,建成结构完善、层次丰富、功能齐全、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交通体系。

(三)全力推动贵阳贵安境内“四环”规划建设。贵阳“四环”全长约305公里,串联黔南州龙里、贵定、惠水、长顺,安顺平坝及贵阳市清镇、修文和乌当区等8个区域,围合面积约6008平方公里,覆盖人口约700多万人。贵阳市负责实施“四环”的西北段建设工作,即贵州乌当(羊昌)至长顺高速公路,该段全长127公里(贵阳贵安85公里、黔南州4公里、安顺25公里、沪昆高速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共线13公里),可与贵遵、贵金古、贵黔等7条高速射线实现交通转换。项目主线沿线经贵阳贵安11个乡镇,分别为:乌当区羊昌、新场2个乡镇,修文县扎佐、龙场、谷堡3个乡镇,清镇市暗流、卫城、站街3个乡镇,贵安新区十字、夏云、高峰3个乡镇。“四环”与“一轴、五环、九横、十纵”的城市骨干路网的二十六大道、贵黄路、贵龙大道、贵安大道、黔中大道等横向骨架道路,数博大道、产业大道、同城大道等纵向骨架道路衔接,不仅有利于贵阳贵安交通通行能力的提升,更将带动黔中组团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三、提升产学研用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

贵阳贵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两地校地合作,建立了协同联动的科技服务领导工作机制,共同编制了贵阳贵安“十四五”科技专项规划,共同培育孵化服务企业,并在“强省会”五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推动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等创新载体联动发展。2021年3月初,省科技厅组织贵安新区及高新开发区专题研究贵州科学城、花溪大学城联动发展事宜。目前,省科技厅正商贵厅等有关部门形成工作机制,推动贵州科技创新集聚区的建设。

此外,为发挥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平台及大学城高校集聚优势,2020年8月,省科技厅、贵安新区管委会充分论证后,明确在“两大一超”的基础上,建设贵州科学数据中心。目前正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贵州科学数据中心定位为立足省级有国际影响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的一体化大型综合研究基地,积极申报国家项目和国家级实验室,逐步升级为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任务是在生物医学、天文数据、遥感数据、科技文献等领域开展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为全省科技创新、产业提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开放的科研环境;建设内容包含贵安超算中心及生物医学、天文(FAST)、遥感、文献数据中心等五个子项目。

2021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胡海荣;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改造提升步行街推进我省旅游有效提质的建议
下一篇:关于建立贵州省民族医院的建议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