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全省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于释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5-07-11 10:02:42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答复文号:筑府提复〔2025〕26号 类别:A
政协委员: 届次: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标题:关于释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提案 编号:1345
主办单位: 会办单位:贵阳市人民政府
摘要内容:

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贵州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并借助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推出,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外国游客。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为贵州提供了极大的机遇。通过吸引短暂停留的过境游客,贵州不仅可以展示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还能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到贵州的独特魅力。这一政策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提升贵州在国际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尽管贵州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具有极大吸引力,但在利用过境免签政策过程中,仍面临着问题和挑战:   一是过境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尤其是在国际机场、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等方面,尚未完全达到高效接待外国游客的标准。如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虽然设有“境外来宾服务中”,但设施功能仍相对单一,接待能力有限。对过境游客的服务设施,如多语言信息服务、智能导览系统、便捷的交通接驳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此外,虽然贵州省内的交通网络有一定改善,但仍缺乏与主要国际旅游城市的快捷连接,尤其是在游客较为集中的黄金旅游季节,交通压力巨大。   二是国际化旅游服务有待提高。当前,贵州在提供国际化旅游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首先,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普遍较低,且缺乏专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无法高效地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其次,游客的服务体验较为单一,缺乏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服务体系,如无障碍设施、智能化旅游设备等,导致游客的旅行体验感不足。   三是过境旅游线路设计缺乏针对性。贵州的旅游产品多以传统的景区观光为主,缺少针对过境游客的专门设计,如短期文化体验项目。虽然贵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吸引过境游客的短期深度游产品,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建议一:优化过境游客服务设施

借鉴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智慧旅发展模式,推动智能化设施建设,如智能旅游导览、无障碍设施、二维码支付系统等,提升游客的便捷性和互动性。特别是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应加大对过境游客服务设施投入,建设更多的多功能接待区,设置便捷的旅游信息查询台、智能化导览设备以及多语种指引,提升过境游客的便利性。可以参考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做法,设置智能导览系统和电子票务平台,让游客在机场内获得清晰的交通指引和景点推荐。此外,加强贵州省内城市与景点之间的交通衔接,建设快速铁路或增设机场接驳巴士,尤其是贵阳与其他主要城市(如遵义、安顺、凯里)之间的交通线路,使过境游客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游览贵州。

具体建议二: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

对于服务人员的培训应是重中之重。贵州可以通过与国际旅游培训机构合作,设立多语种培训课程,提升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特别是英语、日语和法语等常见语言。此外,还需加强跨文化沟通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与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接待效率。借鉴韩国仁川机场的成功经验,贵州可在主要旅游节点设置专门的“文化大使”,由这些工作人员担任接待和引导角色,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具体建议三:设计专属过境旅游线路

为满足240小时过境游客的需求,贵州可以推出一系列专为短期停留设计的旅游产品。可以结合贵州的丰富民族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打出“文化+生态”双重品牌。例如,通过“贵州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体验”的主题包装,突出贵州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吸引那些热衷于自然、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游客。具体说来,可打造“苗族文化深度游”、“侗族歌舞体验”和“贵州生态探索之旅”等短途旅游线路,结合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体验贵州的精髓。例如,可以设计“贵阳—黄果树瀑布 - 兴义万峰林 ”布依族文化体验之旅的旅游线路设计,深入展现贵州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布依族文化特色,将贵州的“自然+民族”特色完美融合。

办理答复:

省文化和旅游厅:

致公界提出的《关于释放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提案》、龙青委员提出的《关于利用好240小时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红利发展贵州入境旅游的提案》、徐卓扬委员提出的《关于用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提案》(上述提案已并案)收悉。我市会办意见如下:

贵阳贵安2024年全年接待境外游客19万人次、同比增长140%,2025年,外国游客到中国、到贵阳旅游将变得更便捷、更轻松,入境游市场将再次迎来一波利好,为此我市正积极布局地接市场,围绕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的“六爽”主题,以发展入境旅游提高贵阳对外开放水平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从客源、资源、服务三大方面发力,针对目标客源国集中攻坚,实现境外游客来筑旅游人数和消费迈上新台阶。

一、关于“优化过境游客服务设施、提升国际化旅游服务水平”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在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方面。一是支付方面。将国际消费服务纳入《关于进一步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计划》,推动重点文旅消费场景、主要消费街区完成外卡POS机、兑换点的布设工作。目前,全市星级酒店等已基本完成具备外卡刷卡功能POS机的布设工作,计划今年打造提供外语(英语)讲解服务或导购服务的餐饮酒楼2家、商业综合体1家。同时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展外卡受理商户,降低外卡刷卡费用,支持发展移动支付,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支付便利度。此外,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T3航站楼国际到达厅已建成“境外来宾服务中心”,提供货币兑换、旅游咨询等一站式服务。二是景区、酒店配套完善。目前全市A级旅游景区基本实现标识标牌中英文对照。其中,青岩古镇标识标牌为“中英韩法德”5种语言对照,正指导青岩古镇制定更新标识标牌计划,增加日韩等语言标识,进一步优化标识标牌语种。现我市具备境外游客接待能力的推荐酒店(涵盖五星级、四星级及部分高端酒店)共计39家,床位数12870个,完善了酒店大堂、客房、餐厅、电梯等公共区域的外语标识。其中,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现有26家重点监测酒店(含在建项目),总床位数超7200个,未来还将加快凯悦、德浩锦江等高端酒店建设,满足过境游客需求。三是推动“临空经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重点打造以下项目:“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作为全国首个长征主题数字体验馆,该项目通过AR、VR等科技手段沉浸式展现长征历史,已成为红色文旅新地标,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国际游客接待能力。多彩贵州城: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正围绕品牌酒店、温泉度假区等设施进行升级,打造“多彩贵州风景眼”。中铁国际生态城:集旅游、体育、康养于一体,配套高端酒店及商业设施,为过境游客提供多样化服务。

(二)在旅游运输业务提升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小车小团”高端个性化出行服务产品。2024年以来,我市鼓励客运企业主动满足旅游热点需求,积极发展“小车小团”高端个性化出行服务产品,目前贵阳市已有53家旅游包车客运企业(占全部旅游包车客运企业的55%)开展“小车小团”旅游出行服务,7-9座客车运力储备超过500辆(占全部旅游客运车辆的12%),可满足旅行社、OTA平台“小车小团”“规模成团”旅游需求,2024年以来7-9座客车旅游包车订单数突破1.05万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提升“一场三站”旅游服务能力。开通或加密了贵阳机场、贵阳火车站、贵阳北站旅游集散中心、延安西路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交通枢纽到青岩古镇、万峰林、百里杜鹃、西江苗寨、荔波、黄果树瀑布、织金洞、梵净山等重点旅游景区直通车线路产品28条。2024年,为10.8万名游客提供了便捷快速的景区直达服务。三是开拓“车票加门票”等一站式服务。鼓励引导贵州黔运集团对接文旅部门打造高品质的延安西路旅游集散中心,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站式高品质“运游融合”服务。目前,已有20余家旅行社以不同形式集结在集散中心办公并开展旅游业务,旅游线路涵盖所有省内旅游线路及部分省外、国外线路。同时顺应市场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出“交通往返+景区门票+住宿”多票制,满足多元化需求。

二、关于“强化宣传与数据分析、加大国际航线航班培育力度,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服务人员外语能力及跨文化素养”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拓展客源。一方面积极走出去。赴澳门、香港开展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并在香港开展“爽爽贵阳‘港’好遇见你”为主题的文旅推介会,推出“跟着歌声游贵州”旅游新产品,并组织开展组客签约仪式,组织重点文旅企业赴澳门参加旅博会开展推介。参加厦门旅博会并与厦门共同开展240小时过境免签联程旅游产品联合推介。参加携程Envision.2025全球大会,贵阳市作为国内重点旅游城市代表,与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共同亮相,携手意大利JiliTour、土耳其AdiosTour、德国Coop.TRR等全球知名海外组团社及携程集团,正式启动国际客源引客计划。另一方面积极引进来。2025年以来,先后邀请东南亚地区120个重点组团社、越南旅行商及记者媒体等114人、大湾区香港女企业家总会考察交流团、韩国旅行商、法国游客等旅游同业到贵阳踩线考察并开展入境旅游同业交流推介座谈。2025年3、4月马来西亚包机收客率达95%以上。

(二)紧盯客源市场,加强宣传营销力度。2024年,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国际(地区)航线17条(含4条国际货运航线),接待境外游客19.9万人次、同比增长153.85%。目前,我市正持续推动航线加密,提升国际通达性。同时,我市通过整合贵阳文旅资源,开展入境客源分析,精准入境客源画像;加强航旅融合力度,结合赏花、避暑、康养等资源,利用已有直航包机、澳门中转精准打造航旅产品;联动市级对外开放部门、政府和企业,组织国际旅行商、媒体考察踩线体验活动,面向境外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活动。依托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周等重要国际活动,进一步增强与国际交流合作,同时,力争将路边音乐会等IP打造成新的对外交流平台,提升“爽爽贵阳”海内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三)深挖文旅资源,丰富入境旅游产品。摸清入境游产品供给情况,以国际游客的文化感知和喜好为切入点,推出骑行、非遗、夜游、美食、康养、潮玩等个性化、主题化、定制化入境旅游线路产品,做大做强“避暑之都”“山地探险”“路边音乐会”“生态康养”“黔味美食”“民族民俗”等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此外,根据不同入境细分市场和不同客源地区需求,打造一批高品质、国际化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文娱场所、文艺演出、美术展览、节庆赛事等,促进入境游产品升级。

(四)提升服务人员素养,组织志愿服务。鼓励酒店积极引进外语能力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旅游市场、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鼓励酒店建立外语服务激励机制,对于在外语服务方面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学习外语、提升服务质量的积极性。同时,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大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有关涉外业务培训力度,为过境和来黔游客提供优质服务。2025年以来,共组织从业人员培训100余人次。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拟组织240小时过境游志愿服务队,通过积极联系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学院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组建240小时过境游志愿服务队,为过境游客提供接待和指引服务。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赴周边城市学习借鉴推进入境游发展相关做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修改完善《贵阳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6)》。加大避暑季等线路产品在新加坡、韩国、越南各个渠道的组团推广力度,提升境外入境规模;进一步与有关单位对接,探索设立贵阳旅游营销中心新合作方式;持续开展客源市场客群的旅行习惯特征等调查,摸清贵阳市在服务入境游客群的相对优势,推进与ota、新媒体等合作,深入挖掘符合境外客源市场入境新玩法。

二是我市将继续加强机场周边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积极对接省民航集团,强化旅游信息查询台、智能化导览设备以及多语种指引等设施设备建设,提升过境游客便利性。

三是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功能、旅游集散功能。积极对接贵厅和贵旅集团,与省内多家景区积极联动,利用好“首站多程”联合营销推广机制,联动各市(州)在入境客源互送、产品推广、线路联动、品牌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策划设计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为我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夯实基础。

四是着力“科技+文旅”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省级科技部门支持,加大对文旅科技企业招商及扶持力度,设立“科技+文旅”产业发展试验区,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强化科技赋能,为我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智力保障。

五是积极对接省宣传部门,挖掘红色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生态奇观等故事素材,制作多语种宣传片、纪录片,通过多个外宣平台投放,同时联系国际主流社交媒体(如Instagram、YouTube、TikTok)及旅游平台,邀请境外知名旅行博主、网红来黔体验240小时过境免签线路,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扩大传播影响力。

2025年6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杨培;联系电话:87989665)

分享到:

上一篇:关于基于“爽游”视角 提升“爽爽贵阳”品牌形象的提案
下一篇:关于促进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推动贵州旅游发展的提案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