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财政审计财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区市县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开阳县

开阳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报告(草案)

发布日期:2022-01-30 08:58 浏览次数:0次 字体:【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开阳县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预算报告(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年初预算目标,积极争取省、市大力支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争取资金、保障民生等方面稳中求进,实现财政收入正增长,全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有力兜住“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全力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推动开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567万元,较上年增收13,463万元,增长14.94%,完成年初预算数92,810万元的111.5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65,86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3.60%,非税收入完成37,70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36.40%,财政收入质量趋于好转,主要是我县加大了清缴欠税力度以及磷化工行业税收收入大幅增长。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2021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829万元,较上年减支16,194万元,下降4.81%,按功能分类完成情况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771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12,183万元;

——教育支出90,012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4,918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87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036 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24,432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4,342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17,067万元;

——农林水支出57,055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5,222万元;

——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352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149万元;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74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10,300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791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5,383万元;

——其他支出74万元;

——债务付息及发行费支出10,01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年总财力368,30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56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6,47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87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26,996万元,调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20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2,417万元(再融资债券26,258万元,新增一般债券6,159万元),上年结转结余4,457万元。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82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500万元,一般债券支出32,41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560万元,实现预算收支当年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81,75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952万元(再融资债券),新增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9,56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收入9,091万元,上年结余4,504万元,收入总计147,869万元。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105,919万元(主要是招商引资企业落户要素配置、新增政府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停车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等),上解支出3,34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6,996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952万元,基金预算收支结余8,662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203万元,全部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使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预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2,126万元,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2,749万元,当年收支结余9,37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1,871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2021年年初,我县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38.4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7.46亿元,专项债务11.02亿元。

2021年省级转贷我县地方政府债券84,918万元,主要包含再融资债券和新增债券。一是再融资债券。我县2021年共计获得省财政厅转贷再融资债券29,21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26,258万元,专项债券2,952万元。二是新增债券。我县2021年共计获得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55,728万元,其中专项债券49,569万元,一般债券6,159万元。

2021年年末,我县政府性债务规模为44.05亿元。

二、2021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实现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应对疫情影响,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让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更可持续。2021年,我县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4.1亿元,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对巩固恢复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1年,我县共争取上级补助19.56亿元,有效缓解县级财政压力。三是积极申报专项债券。2021年共获得新增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入4.96亿元,在收支矛盾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有效缓解县级财政资金困难,有力保障了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推动民生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四是加大基础民生支出保障。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卫生健康等14项民生支出达26.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30%。五是用好直达资金工作机制。通过资金拨付突出“快”、资金使用注重“效”、资金监管强调“严”,强化直达资金管理,提升民生保障能力,2021年上级下达我县直达资金共计4.86亿元,县财政全额分配,指标分配率100%,累计支出3.42亿元,支出进度为70.37%,涉及惠企利民补助资金共计2.01亿元,惠及企业19家,惠及人员数32,306人。

(二)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力度,努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围绕新发展阶段税收征收管理形势,继续用好财税协同、上下联动的协调机制,不断强化综合治税力度,加强税收监管和欠税清缴,严防“跑、冒、滴、漏”,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2021年税收收入完成65,865万元,同比增长14.94%,其中,2021年共清缴欠税17,025万元,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稳步回升。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旱改水”、林地“占一补一”指标入库,加快推进土地挂牌出让,全年完成基金预算收入81,753万元。

(三)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全力兜牢兜实“三保”底线

在债务压力大,发展任务重,刚性支出增长快的形势下,精打细算充分考虑资金安排的必要性和资金支出效益,优先保障工资发放,积极保障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基本运转。一是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编制时,按规定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全部用于保障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领域,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抓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工作,全力以赴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在我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规模较小,刚性支出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用好转移支付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统筹县级财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突出政策重点,切实兜住“三保”底线。

(四)打好债务风险“防爆雷”“守橙”保卫战,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

奋力打好债务风险“防爆雷”“守橙”战,严格管控债务率,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坚决防止债务“爆雷”和“橙转红”。通过采取预算安排、盘活存量资金以及展期、借新还旧等方式推进债务重组缓释短期风险。2021年,我县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取得了债务风险“防爆雷”和“守橙”保卫战的胜利。

(五)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一是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印发了《开阳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整体框架》,将原有的7家国有公司重组整合为4家专业化国有企业,规范整合和利用地方资源,以合理的成本支出,配置国资运营所需的要素和平台。二是推进县管国有企业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逐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启动信息化管理与监管业务融合,不断优化管资本的方式和手段,统筹管资本要求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三是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依法落实出资人有限责任,强化企业独立法人地位,健全以企业章程为基础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依法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国有企业遵循市场规则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着手推行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招聘制度,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不断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机制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机构设置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行全面梳理、调整和完善,加快形成反应灵敏、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四是督促指导县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求各县管国有企业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并按《条例》抓好贯彻落实,完成了三家县管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配齐了10个县管国有企业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实现了10个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全部达标,达标率为100%,完成了3家县管国有企业和旗下的10家子公司的党建入章工作,完成了3家县管国有企业“一清单三规则”建立并进行实施,完成了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及十九届六中全会宣讲进国企等工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在公司组织架构上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优势有机统一起来。

(六)围绕“四新”主抓“四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好“四个不摘”政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改进和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我县共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834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2,930万元、市级资金2,904万元、县级资金1,000万元;安排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支出5,846万元;拨付地方储备粮(含成品粮)费用、利息、轮换价差补贴资金700万元,耕地地力补贴资金3,861万元,确保了粮食储备安全,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助推农业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预算安排1,500万元用于二产扶持,拨付资金6,176万元用于重点项目要素配套建设,另一方面以“三个精准”狠抓“五化”基金申报工作,安达公司“十四五”产业配套重大建设项目获投基金2亿元,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获投基金3亿元,政府投资基金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有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奋力打好污染防治“保卫战”,提升城镇品质。安排资金292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03万元用于黑臭水体治理,安排4,512万元用于垃圾及污水处理,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四是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现代服务业。一方面通过预算安排旅游相关支出315万元,用于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旅游宣传、旅游品牌创建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专项债政策工具,成功将开阳十里画廊康养旅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开阳十里画廊农文旅产业区建设项目纳入专项债储备库管理并通过财政部审批,预计可获得专项债资金支持44,000万元,为完善旅游设施配套,提升旅游承载力,做强做优旅游品牌品质,构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旅游产业化新突破提供有效支撑。

(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实施零基预算管理。打破基数,改革预算分配方式,摒弃以前年度基数加增长的方式安排预算,严格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业务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各单位事业发展计划、职责和工作任务等情况,逐项审核年度支出预算,实行预算“一年一定、钱随事走”,合理分配资金。二是全面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2021年,围绕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各关键环节,进一步打通绩效管理业务链条,管理广度横向覆盖全部预算部门,纵向拓展至资金使用终端,努力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完成13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促使预算单位进一步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三是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预算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系统全面上线使用,预算一体化系统建设试点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已实现各项集中支付全流程跟踪,各节点留痕,自动对异常支付情况提前预警、及时冻结,最大限度防范支付风险。四是规范乡镇(街道)财政管理,积极开展县及县以下财政监管专项整治工作。根据专项整治情况,为规范财政运行管理机制,县委组织部、县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财政规范化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管理体制、岗位设置、人员管理、工作要求,县财政局和各乡(镇、街道)正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完成此项改革工作后,将有效提升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五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与政府采购管理。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72个,审定金额50,065万元,审减金额5,027万元,审增金额0.51万元,审减率10%;政府采购备案审批174宗,预算价21,813万元。

各位代表,2021年全国整体经济下行,增收任务重,民生保障标准逐年提高,我们千方百计共渡难关,基本保证财政总体平稳,好于预期。这得益于县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是各部门共同努力、密切配合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减收方面:一是政策性减收因素正在加剧。为涵养税源、促进实体经济复苏,明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仍将持续;二是受我县历年超调资金影响,省财政厅将继续实施县级留存税种上划政策和全额扣减我县税收返还性收入,加之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处于低谷状态,新引进企业成为新增税源仍需时间培育,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存在较大困难。增支方面:一是受专项债政策影响,2022年我县预计可获得新增专项债券约60,000万元,加上地方政府存量债券余额,预计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将达500,000万元,每年政府债券利息支出将突破20,000万元;二是随着我县PPP 项目陆续获批,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将由现在的每年5,000余万元增长到每年约21,000万元;三是人员刚性支出逐年递增,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专业人才紧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人员刚性支出只增不减,同时村居干部工资改革、事业单位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也在使人员刚性支出需求逐年递增。因此,受当前疫情防控、民生类项目投入持续加大、债务还本付息任务繁重、暂付款规模过大、“三保”支出压力骤增等因素影响,收支缺口的不断扩大给财政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2022年财政收支增速持续倒挂趋势仍将继续。综合判断,财政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可持续性运行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2年预算草案

(一)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22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集中财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凝心聚力“强省会”。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注重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力以赴兜牢兜实“三保”底线,聚焦“一圈两场三改”等重点任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金使用绩效,统筹各类资金,为推动开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综合财力保障。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根据各征收机关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研判,统筹考虑疫情影响,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政策实施,以及我县工业恢复性增长良好态势,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增长7%的预期目标安排,为110,82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完成77,580万元,占预计完成数的70%,非税收入预计完成33,240万元,占预计完成数的30%。

按现行财政体制测算,预计上级补助收入完成104,786万元(其中上级预下达专款1,100万元),基金预算调入84,000万元,加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780万元,扣除上解支出8,500万元,预计全年可安排财力291,106万元。

按照“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2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106万元,其中:县本级255,506万元,乡镇35,600万元。预算安排主要为人员类刚性工资支出191,098万元、基本运转支出9,635万元,基本民生项目配套17,564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500万元、预备费5,000万元、列编人员调资增资3,000万元、政府债券利息16,000万元、PPP项目政府支出责任1,5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000万元、二产发展扶持资金2,000万元、三产发展扶持资金1,000万元、政策性担保补充保证金1,000万元、政府性项目前期经费1,400万元、“一圈两场三改”及卫生文明城市创建1,000万元、农村“五治”经费1000万元以及教育、卫生健康等社会公共服务类支出。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在国家为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涵养税源,持续施行的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形势下,为弥补因政策性减收导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障能力减弱,国家鼓励通过地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组织实现土地出让及指标交易等基金收入补充财力缺口。2022年我县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53,02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9,02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84,000万元,当年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为强化对国有公司运营的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县属国有资产资源的保值增值,预计2022年我县实现15,2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全部用于补充县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金。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2年,全年预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1,031万元,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4,983万元,当年收支结余6,048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7,919万元。

四、2022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措施

(一)全力以赴抓好“开源”,确保财政运行平稳

一是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检查力度,严肃查处问题,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做好收入协同征缴工作。加强税源动态监控分析,严格按照《开阳县关于组织财政收入协同征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县上下联动,共同强化收入的协同征缴,有效堵塞收入漏洞,实现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应收尽收。三是加大政府性基金收入组织力度。在当前国家“稳增长、调结构”、夯实基础、大力松绑实体经济、促进历史性转型跨越的大背景下,为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强力推进“旱改水”、林地“占一补一”及土地出让等基金预算收入的组织和实现工作,增加政府基金收入,实现其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补充平衡财力。四是组织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充分挖掘潜力,加紧推进政府固定资产盘活、政府许可性权力的变现能力和县级平台公司市场化、实体化运转,实现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密切关注、敏锐把握、精准研究中央、省、市出台的最新政策,结合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加大“向上汇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倾斜,形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组合拳。

(二)全力以赴抓好“节流”,强化支出精细管理

一是编细编实年初预算。按照零基预算改革的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县本级财力情况,结合各单位职责,坚持以零为基点,对部门年度申报支出的内容、标准、预期绩效等进行全面审核后编制年度预算,彻底改变以往按年度“基数+增长”安排部门资金的预算模式,引导部门立足全局系统谋划年度目标任务、科学申报预算。将县本级财力进一步细化到项目,不必要的项目支出坚决取消,新增项目支出从严控制,原则上不开新的支出口子。加强与省市对接,核对提前下达专项资金,编细编实,全部列入年初收支预算。二是按照年初预算安排,严格支出管理。从严控制财政资金拨付,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缩各单位食堂开支、临聘人员费用、办公楼修缮标准、办公设施设备购置费等一般行政事务支出及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出国出境等三公经费开支。把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坚决兜住“三保”底线,持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三是做好民生支出保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着力保障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将尽可能多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确保全县重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80%以上。科学统筹财力,不断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全力以赴抓好“风控”,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一是建立债务偿还联动机制。由县债务办、行业主管部门、国资局、平台公司、金融机构每月召开一次还本付息会议,商议债务偿还的具体事宜。具体由银行提供下一季度银行类债务还本付息项目清单给开投集团核实确认无误后上报县债务办,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县债务办、行业主管部门、国资局、平台公司按照偿债规模筹集资金。二是规范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前期须根据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资能力,严格项目建设条件审核,合理安排工程项目建设,坚决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在建项目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不得擅自进行重大设计变更、随意调概等。三是积极组织资金偿还债务。县平台公司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压缩成本开支等手段实现自身造血功能,通过积极组织公司经营性收入偿还部分债务。抓好国有资产、资源的盘活,采取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实现资产资源的变现,将县“林地占一补一”和“旱改水”指标出让收益用于债务的偿还。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予以偿还部分债务,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全面清理2019年及以前预算单位结余存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本息支出。

(四)全力以赴抓好“助力”,增强实体要素保障

一是转变财政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引导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强化税源涵养培育,计划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工业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第三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政策性担保公司补充担保保证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全县产业发展。三是围绕县委、县政府夯基础、补短板的工作部署,安排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经费1,400万元,抢抓国家在支持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围绕全省四年期“六网会战”的机遇,积极向上申报专项资金,加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提升现代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发挥专项债券融资成本低、作用机制直接、政策见效快等优势,积极申报新增政府专项债券,与向上申报专项资金补助形成政策“组合拳”,扩大有效投资,为我县实体经济的后续发展优化外部环境、夯实承载能力,以此孵化存量、吸引增量、培植财源,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平稳地持续发展。

(五)全力以赴抓好“增效”,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在中央、省、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框架下,做好分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的承接工作。二是强化财政信息化建设。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监督管理“四位一体”体系,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构建“大数据”预算监管模式,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实现资金、对象和流程监管全覆盖。三是积极推进财政绩效管理改革。进一步推行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和绩效考评机制,2022年实现全县预算部门绩效目标管理,认真开展绩效监督,建立项目跟踪问效制度,切实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项目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将预算绩效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确保财政资金规范运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财政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我们真抓实干展现新作为。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发奋进斗志,锚定全年预算目标,着力化解财政收支矛盾,死守政府债务风险底线,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开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新发展格局和支持“强省会”战略作出新贡献!

附件:2022年预算公开表 


分享到:

 
您好,我是筑筑。欢迎您访问贵阳市人民政府网,需要帮助可随时点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