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2022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03 16:04 浏览次数:0次 字体:【大 中 小】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2年全县和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县级财政切实增强预算法治意识和预算绩效理念,认真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坚持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竭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451万元,比上年减收23286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0.50%,同比下降25.38%,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977万元,同比下降19.70%。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6022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4619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8607万元、调入资金2162万元、调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798万元、上年结转57033万元,收入合计328692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170万元,同比增长1.52%。加上再融资一般债券支出9935万元、上解支出1082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46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2302万元,支出合计328692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142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101.07%,同比下降25.58%。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6022万元、新增一般债券收入4619万元、再融资一般债券收入8607万元、调入资金2162万元、调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798万元、上年结转结余49041万元,收入合计319391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741万元,同比下降2.10%。加上再融资一般债券支出9935万元、对乡镇的补助支出8120万元、上解支出1082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27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9497万元,支出合计319391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0899万元,同比增长3.64%。加上上级转移支付619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3149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44560万元、上年结转2878万元,收入合计346017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59440万元,同比增长3.40%。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支出1255万元、新增专项债券支出31490万元、再融资债券支出44560万元、调出资金2138万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上年结转支出90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226万元,支出合计346017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我县国有企业多是老旧、困难、特困企业及平台公司,都是自求平衡维持自身运转,未向政府上交经营利润,因此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数为0。2022年收到上专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资金34.7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8万元,收入合计62.73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4.73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24万元,支出合计62.73万元,收支平衡。我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资金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办公经费,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费用,参保人员、离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及设施购置、更新等基本工作费用。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完成情况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959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4230万元,本年收支结余-4636万元(从2022年7月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执行市级管理,2022年7月以后的中央、省级、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由市级统一管理,不再下拨至本级,所以本年收支结余是负数),上年结余23787万元,年终滚存结余19151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
我县2022年政府债务限额56501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01631万元,专项债务463386万元。2022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36109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4619万元,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1490万元。截止2022年末,我县已纳入财政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管理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551418.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93415万元,专项债务458003.4万元。
2022年政府性债务偿债支出71936.88万元,其中:债务本金偿还53167.6万元(通过申请再融资债券偿还债券本金5316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安排0.6万元);债务利息偿还18769.2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857.79万元,政府性基金安排15911.49万元)。
(六)2022年预算调整后的变化事项
经2022年县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批准后,按照上级相关要求,预算执行在预算调整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主要变化事项一是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按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规定,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结余资金,需做结余处理,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若需继续使用,需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出后重新安排预算。我县2021年上专及本级结转结余共计4078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781万元,根据单位需求,需纳入2023年继续安排使用的共计37656万元。二是部分单位功能科目使用不当申请调整;三是按照上级要求,外债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应属于一般公共预算,2022年年初预算时预算在政府性基金预算中,需调整到一般公共预算,调整债务还本支出金额为1451万元。
二、2022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刚刚过去的2022年,疫情影响持续加大,国家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土地市场低迷,财政收入大幅下滑,疫情防控,抗旱应急,城乡低保、残疾人补助等多项民生支出提标,刚性支出增加,债务还本付息高峰,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在与各种困难挑战压力大考中,财政承压前行、迎难而上,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逆风前行不畏难、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在国库库款长期低位运行的不利条件下,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全力保住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全面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落实部分重点支出,助力稳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一)顶住超预期减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兜实兜牢“三保”底线,极力保持全县经济社会稳定。一是全面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32116万元,惠及全县224户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缓缴税收14547万元,惠及881户市场主体;691户缓缴社保费1193万元;缓缴32家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82.64万元;为210余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减免国有资产租金214万元,这些政策的落实,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纾缓我县企业困难。二是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在全县收入大幅减收的困难下,压减非刚性支出,加强资金统筹,确保全年涉及政策性到人到户各项补贴补助基本民生所需资金按时支付,干部职工工资及基础性绩效按时发放,各部门运行基本有序,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22年全县“三保”支出共计148485万元,“三保”保障工作得到肯定,获省财政厅一次性奖励1626万元。
(二)聚力保障民生,切实提升民生三感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统筹各类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投入各类资金共计67107万元,其中专项债资金3000万元,同比增长5.67%,推动实施七幼、八幼、五小及德政小学建设,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学位。落实保障营养改善计划、生均公用经费及学生资助等各类补助发放到位。二是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水平。全年投入共计19613万元,同比增长5.54%。大力抓好疫情防控,积极统筹资金2194万元,全力保防控、保供应、强诊疗、防重症,支持防控能力提升和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疫情防控,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全力保障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全年共计投入27651万元,同比增长23.16%,主要用于保障就业补助支出、优抚对象补助支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支出、城乡低保支出、特困人员补助支出等,有效改善民生福祉。
(三)围绕中心工作,竭力保障重点支出
紧盯强省会战略目标,加强对“四新四化”投入保障。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各类资金17151万元,其中包含专项债12464万元。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工业企业及园区建设发展,带动全县经济内循环。二是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共计投入2411万元,推进提升改造农贸市场,实施棚户区综合整治,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三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共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7929万元。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安排1329万元,用于我县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及美丽乡村项目建设项目61个。投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500万元,壮大村集体15个。四是突出农村“五治”。统筹投入“五治”资金8711万元,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宜居宜业,建设美丽乡村。五是加强直达资金管理。我县直达资金收入共计53993万元,资金预算分解下达率100%。共支出46064万元,保障我县在册低保对象2864户5169人,特困救助供养694户700人,保障租赁补贴保障对象395户等支出。
(四)牢守风险底线,严防债务“爆雷”
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年还本付息计划及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风险实施方案。一是严防债务风险“爆雷”,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化解到期债务43.53亿元,全年未发生一笔债务违约风险;二是竭尽全力完成收支任务和化解债务,落实省市安排部署的降低债务等级工作,我县综合债务率预计下降3%;三是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采取展期、掉头、借新还旧、债务重组方式缓释债务风险;四是积极向上申报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我县重大项目建设,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全年获得专项债3.15亿元,有力拉动政府投资,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五)强化绩效理念,加强成本控制
一是深入推进绩效管理。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县直单位(部门)及乡(镇)预算绩效考核细则,将事前评估作为项目入库的先决条件,如开展第五中学修建项目事前评估。审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883个,预算绩效管理更加规范。对883个项目进行绩效运行日常监控,及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和管理漏洞。对5个部门整体、10个重点项目,项目评价资金共4734万元开展重点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按照零基预算要求作为2023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二是扎实推进政府投资预算评审。坚持“不唯减、不唯增、只唯实”的原则,共完成评审项目53个,节约财政资金5016.9万元。通过预算评审的大力推进,进一步剔除了项目预算申报中的不合理支出,挤出了项目预算编制的水分,有力控制了财政资金使用成本。三是全面清理了各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及县属集团公司(包含子公司)的373个账户,规范账户开、销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六)加强国资监管,实现国资保值增值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一是加强监管,推动责任落实。目前已审核通过单位报废资产42宗,共计785.95万元(原值),单位无偿划转资产41宗,共计934.52万元(原值);二是加大资产处置力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宜租则租,宜售则售,全年依法出让国有资产13处,出让收入949.79万元,租赁国有资产247处,落实租金减免政策后,收取租金548.11万元。
三、2023年全县和县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综合研判分析,我县今年经济恢复环境趋好,加之国家宏观政策更趋积极,工业、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矿产业等生产经营逐步恢复,预计财政收入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以2022年税收作为基数,剔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努力查找出一批税收增长点,按照“跳起来摘桃子”分析测算2023年收入预算,同时考虑“三保”、债务风险防范等刚性需求,按照“积极稳妥、稳中求进”的原则。预计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91000万元,同比增长19.78%。税收收入预计2023年完成62833万元;非税收入28167万元,非税占比30.95%。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82920万元(其中提前下达资金920万元)、调入资金37862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预算),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656万元(为继续安排2021年上专及部分县本级结转结余支出需求),上年结转结余52302万元,全县收入合计30174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518万元(其中全县一般公共预算198862万元,2021年上专及县本级指标37656万元),上专提前下达支出920万元。加上上解支出12000万元,上年结转支出52302万元。支出合计301740万元。收支平衡。
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591万元,一般转移支付收入8200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资金920万元、上年结转49497万元、调入资金37862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预算)、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4701万元,县本级收入合计为29457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035万元(其中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189334万元,2021年上专及本级指标34701万元);上专提前下达资金支出920万元,上解支出12000万元,补助支出8119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9497万元,县本级支出合计294571万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60000万元,同比下降0.34%。加上2022年提前下达上专资金79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6226万元,收入合计267016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2138万元,同比下降14.38%,2022年提前下达上专资金支出79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37862万元,上年结转支出6226万元。支出合计267016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我县县属国有企业多是老旧、困难、特困企业及平台公司,都是自求平衡维持自身运转,未向政府上交经营利润,因此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数为0,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4.73万元,收入合计34.7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数为0,加上上年结转支出34.73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3年全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7862万元(2023年基金预算只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从2022年7月起执行市级管理,县级不再编制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7447万元,2023年收支结余415万元,2022年滚存结余1243万元,预计2023年滚存结余1658万元。
四、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编制好2023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预算法治意识和预算绩效理念,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支出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大预算信息公开力度;坚持厉行勤俭节约,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严格规范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围绕强省会目标、四新四化主战略,加大对一圈两场三改、农村658及四化等重点领域支出,推动全县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财政保障;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竭力增收保支,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2023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增收保支,以保障全县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一是充分发挥财税部门的统筹牵头作用,将一般预算收入和基金收入预期细化到产业、税种、地块,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相互沟通配合,形成经济部门齐心协力抓发展的氛围,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税费征管,加大欠税清缴力度,防止税收“跑、冒、滴、漏”,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及国有资产的处置,竭力完成收入目标。二是聚焦中心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计划安排9254.90万元(不含上专转移支付)用于“保民生”支出,134399.25万元用于“保工资”支出,3229万元用于“保运转”支出,68696万元用于教育支出,20155万元用于医疗卫生支出,28011万元用于“四化”支出,59620万元用于防范债务风险(其中一般债利息6580万元,专项债利息18350万元,化解隐性债务34690万元),5732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及农村“五治”支出,16104万元用于“一圈两场三改”支出。
(二)硬化刚性约束,加强资金监管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每一分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预算执行,全面硬化刚性约束,加强资金监管,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一是按照“先有预算、再有指标、后有支出”的原则,严格控制随意追加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贵州省预算监督条例》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予调整。二是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按预算、按进度、按程序办理资金拨付。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强直达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及“三保”等财政资金的监控管理,保证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三是加强往来清收。按照及时清收一批、制定还款计划一批、依法核销一批、列支一批、相同事件形成的冲销一批、起诉一批;属于债务的及时偿还,逐年消化全县各类往来款项,确保国有资金安全。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树牢大财政理念,创新财政金融手段,全面统筹好财政、国有集团公司、各类市场主体税收、资金、资源和资产,优化资金审批拨付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集中财力办大事;二是深化国企改革。有效重组和有力盘活国有企业各类资源资产,强化项目谋划建设,优化国有企业人、财、物及投融资管理,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围绕“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目标,做实事前绩效评估到绩效结果应用于全程预算管理,建立绩效目标指标库,探索成本绩效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开展预算管理一体化单位资金支付管理改革,在不改变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限、财务管理权限和会计核算权限的基础上,预算单位资金全部列入部门预算并实施单位资金支付管理改革,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强化单位资金的预算管理,实现单位资金预算编制、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全流程监控。
(四)全力争资争项,助推经济发展
抢抓国发2号文件和2023年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争资争项,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其他专项资金、专项债券项目、“四化”基金、世行贷款项目、集团公司融资项目等进行分门别类和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完善项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对重点急需建设的项目,利用政府安排的500万元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尽可能完善前期手续,加大向上汇报对接力度,争取能够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帮助,获得支持资金,助推县域经济良好发展。
(五)筑牢风险底线,防范债务风险
结合实际创新化债方式,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守住底线,确保不发生债务违约事件。一是提前预判到期债务风险,结合实际制定全县2023年化债计划方案,并做好多种备选方案应对临时突发状况。二是优化债务结构,减轻偿债压力。通过与债权人协商把短期债务变为长期债务,高成本债务变为低成本债务,缓解当前还债压力。三是县财政统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资产和集团公司安置房等可出售资产,年初制定可行的处置方案,拿出时间表、任务图,明确责任人,确保及时推进,变现资产用以缓释风险。四是各平台公司要用好金融政策工具,强化融资力量配置和政策研究,把融资作为2023年的首要任务,相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守住底线,不发生债务违约事件。
(六)创新公司运作,助力转型发展
目前集团公司运营还很艰难,实施的大部分项目都是无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从长远来看难以持续。本着从长计议,集团公司必须改革创新、转型发展。一是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清理现有制度,该废止的废止,该健全的健全,该新建的新建,尤其要制定出台规范权力运行、国企领导薪酬待遇、业务合同报备、财务监管、企务公开等相关制度。二是全力推动企业多渠道实体转型。围绕目标、精准发力,推动集团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集团化差别化发展,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强势推动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加强内控管理。坚持严格执行党组织议事决策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有效落实。
各位代表:2023年的财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奋进攻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有关工作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努力提高财政保障服务水平,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心学修文·良知之源”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术语注解: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是国家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预算结转结余:是各级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年终相抵后的差额。
政府债券:指政府财政部门或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发行的债券,发行主体是政府。中央政府发行的称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称地方政府债券。
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下级政府,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分为具有专项用途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可以由下级政府自由分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指上级政府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对委托下级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务进行补偿而设立的专项补助资金。资金接受者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预算指标:指各地区根据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下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控制指标(草案)和长期计划中对下一年度预算收支数的规划要求,以及影响下年度预算收支增减的各种因素和历年预算收支规律,并参考本地区各部门提出的预算收支建议数,经过反复调查研究,详细测算、讨论分析和综合平衡,按照量力而行、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收支指标(草案),其中收入指标是收入的最低额度,支出指标是支出的最高额度。
存量资金:指没有按照预算进度执行,留在账上的沉淀资金。
结余资金:指支出预算目标已完成,或由于受政策变化、计划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作终止,当年剩余的财政拨款资金。
结转资金:指当年支出预算已执行但尚未完成,或因故未执行,下年需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拨款资金。
地方政府债券:指地方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向出资者出具并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级的债务凭证。
债券转贷收入:指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资金收入。
债券转贷支出:指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资金支出,一般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
零基预算:是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具体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结合财力状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科学的现代预算编制方法。
双直达资金: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达惠企利民。
附件:
1(表1-13)修文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情况及2023年预算表.xls
2(表14-19)修文县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及2023年预算表.xls
3(表20-25)修文县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完成情况及2023年预算表.xlsx
4(表26)修文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执行及预算情况表.xlsx
5(表27-28)修文县2022年度绩效评价情况表.xlsx
附件2:关于修文县2023年财政预算中“三公经费”转移支付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及2022年债务情况的补充说明.doc